古代“瓦罐坟”习俗是真的吗?那么,孔子为何安然无恙活到73岁?

所谓孝道文化,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一种文化传统,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被正式提出,尊祖敬宗,传宗接代,经过后世发展,在《尔雅》中定义孝道为"善事父母为孝",儒家中还有一部经典《孝经》,由此可见为何孝道会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传承,卖身葬父,扇枕温衾、涌泉跃鲤、卧冰求鲤等经典孝道故事,这些都是我中华民族传统的精髓。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恪守孝道,古往今来,老人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累赘,他们只愿意得到老人的家产,而并不抚养老人,不仅如此,子女之间互争家产也是常有的事,可笑的纷争只会让老人们觉得心寒,辛辛苦苦将儿女养育成人,最终换来的却是无情冷漠,甚至是就连死也是不能安乐死去。
古代“瓦罐坟”习俗是真的吗?那么,孔子为何安然无恙活到73岁?
文章插图
在古代的中国,老人到了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说法,而当他们死后又有形式多样的丧葬习俗,有土葬、火葬、悬棺葬,这些方式大多都比较常见,最起码都听说过,但有一种奇怪的丧葬方式,瓦罐坟,大部分人恐怕连听都没听过,其实在历史上的记载也比较模糊,并不多见,但确实存在,那么这种丧葬是怎么个葬法呢?
“瓦罐坟”,从字面上看就是一种墓穴形式,在地下挖出墓穴,四周砌上青砖,顶部用砖,再留一出入口,形似瓦罐,故此得名。据说,人活到六十就要送往瓦罐坟内,家中子女每日来送饭,饭后加砌一块砖,直至待整整一年后坟封闭为止,老人的死活可想而知了,子女们就是想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活埋老人,逐渐地这种风俗在当时习以为常。比较孝顺的子女会在送饭时,与老人唠唠家常,多日加一块砖,不孝顺的饭往里面一扔,然后急不可待的就要加砖,还真是可笑,子女都是想要老人死去,没有谁比谁孝顺,他们都是不孝子女。
古代“瓦罐坟”习俗是真的吗?那么,孔子为何安然无恙活到73岁?
文章插图
古代曾经流传着一个说法,“老人无用”上了六十岁的老人都要被送到建好的墓中等死,有位农民不舍得自己父亲孤苦无依地死去,便将老人偷养在家中,后来因为有鼠灾,在老人的指导下,老鼠怕猫,所以多养了几只猫就解决了鼠灾,这才国王认识到老人还是有用的。
不过这种习俗只是民间传说,在正史中并无记载,按照瓦罐坟的意思,老人活到六十岁就已经是高龄了,此时孝子就会将父母送到建好的瓦罐坟中。但按照历史记载,先秦时期的高寿者普遍能达到六十岁以上,孔子就活到了七十三岁高龄,这样看来封建社会的老人并没有被子女放弃,那么这种习俗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原始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弃老、弃病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无用的劳动力会被放弃,但但人们进入到文明社会,根据现存的史料,我们发现几乎没有瓦罐坟的存在,可以推断这种丧葬习俗逐步消失了,不过也在少部分地区流行过。
古代“瓦罐坟”习俗是真的吗?那么,孔子为何安然无恙活到73岁?
文章插图
如在贵州遵义一带,古时候曾经流行过这种丧葬,据道光《遵义府志》所载:“郡俗至尤尚石椁,古风世传,不能以通礼禁之也。有前代造者,高原坡坨,锄垦雨洗,十九露出,无山无之,有多至数十椁者”。其中提到的石板坟用大石板作材料,事先砌成坟墓,人死后再将棺材放进去。很多学者认为,石板坟未必就是“瓦罐坟”,但两者也有相似之处,至于其中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考察。
其实有一种和瓦罐坟非常相近的丧葬习俗,“寄死窑”这种习俗是真的存在的,在山壁上或灌木丛中挖掘可容一人大小的洞窟用来寄放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从古代的弃老逐渐发展成为敬老,这恰恰证明了广泛流传的亚洲国家的“变弃老为敬老”的类型故事。
古代“瓦罐坟”习俗是真的吗?那么,孔子为何安然无恙活到73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