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发布:过半城市指数低于相对均值 健康城市转型亟待加速

伴随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 , 中国城市在面临一系列经济、社会、环境的“城市病”难题同时 , 还面临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状态及慢性病、精神性疾病的大幅攀升问题 , 而近年来各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又对城市建设和治理提出了新挑战 。
12月28日 , 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正式对外发布 , 首次实现我国80个主要城市综合健康水平的全景评估考核 。
水平|《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发布:过半城市指数低于相对均值 健康城市转型亟待加速文章插图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表示 ,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坐标 , 也是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 目前 , 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 , 从农业社会进入城市社会发展阶段 。 建设健康城市 , 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未来方向 。 ”
“由于城市健康影响要素纷繁复杂、区域发展不均衡、各个主体对此的理解和需求差异巨大、整体和细分的准确数据难以获取等原因 , 此前国内缺乏一套覆盖全国且可横向比较的客观评估城市健康水平的标准 。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指出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正是瞄准这一研究空白 , 首次实现了可度量、可比较、多主体、多环节的中国主要城市健康评估“从0到1”的突破 。
“健康城市是一个动态过程 , 而不是一个最终结果 , 所以我们的评价标尺也是动态调整的 。 ”尹稚特别补充道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将通过长期并持续更新的评估监测 , 为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引导城市建设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锻长板;并推动形成全民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 树立文明健康生活新风尚 。
“未来 , 我们将继续大力开展城市健康指数研究工作 , 并逐步向乡村延伸 , 最终实现我国全地域、全人群、全周期覆盖的健康评估监测 。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健康城市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王宇介绍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长远计划包括四大方面:一是不断优化完善指标体系 , 使其成为与时俱进的重要政策工具 , 更好适应快速发展和变化中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二是持续不断的成果输出 , 未来将按年度发布城市健康指数总报告、按季度发布专项研究成果 , 并每5年进行阶段性评价 , 编写“清华城市健康蓝皮书”;三是进一步拓展合作圈 , 建立面向“健康中国”战略的多源大数据库;四是加强政策建议 , 有效服务政府决策与地方实践 。
以下为报告解读:
经过近一年的前期筹备、数据采集、调研分析、专家论证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第一期成果终于正式发布 , 研究团队基于2019年数据 , 完成对全国80个主要城市的首次基准评价 。
引人注意的是 , 该评价结果采取“分级别”方式而非常见的“排名榜单”进行呈现 , 并从区域位置、人口规模、经济水平等多个角度开展解读和研判 , 旨在引导城市关注自身健康发展阶段和相对水平 , 及时发现其短板和薄弱环节;同时藉由城市间的横向比较 , 识别中国城市健康的整体格局和全景图谱 , 便于未来持续观察其演化趋势和发展走向 。
1.总体评价:过半城市指数低于相对均值 , 健康城市转型亟待加速
按照此次《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评价结果 , 全国80个主要城市分为引领型、优质型、平均型、发展型、追赶型五个级别 , 含27个中心城市、53个一般地级市(中心城市是指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 。
水平|《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发布:过半城市指数低于相对均值 健康城市转型亟待加速文章插图
其中引领型城市5个 , 全部为中心城市;优质型城市14个 , 包括6个中心城市和8个一般地级市;平均型城市26个 , 包括12个中心城市和14个一般地级市;发展型城市26个 , 包括4个中心城市和22个一般地级市;追赶型城市9个 , 均为一般地级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