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群实验: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


乐群实验: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
文章插图
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共同体启动仪式。
乐群实验: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
文章插图
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全国研讨会展示课《建桥之约》。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走进有百年历史的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下称“乐群小学”),独特的理念墙、静谧的生态乐园、浸润人心的国学经典柱……无一不在诠释“生态教育,和乐人生”这一办学理念;更令人感受到该校深厚生态人文底蕴的是,校园内七棵近两百年的古树,枝繁叶茂、绿影婆娑,微风吹过上千上万的树叶齐刷刷发出声响,道出了校名“敬业乐群”之意(出自《礼记·学记》)。
依托具有天赋的绿色生态校园,立足尊重规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乐群实验小学把教育的目光拉长到了未来的15-25年,给自己提出“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七品’师生”的发展命题。对此,该校重构生态课程,积极开展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改变传统的线性课程形态,打破学科、时间、师生的壁垒,聚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对国家课程进行深度整合,进而创造性地再造学校课程,建立可视化的学生评价体系,重构学习的新样态,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
提出
传承生态教育基因 注入顺应未来血液
每所学校对于自己培养的学子都有一个理想的画像,乐群小学也不例外。“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雅气质、善学习、富创意、悦合作、勇担当、会健身、乐生活的‘七品’学生,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去到哪里,都能够为自己的人生舞台创造奇迹。”乐群小学校长王树宏介绍道。这“七品”素养刚好与校园的七棵古树相照应,与“自然的、和谐的、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的字眼相扣,照应着“生态教育,和乐人生”的办学理念,这是乐群小学自创校就自带的气质。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站在时代的新起点,古树的年轮虽不断增加,但在朝气蓬勃的乐群校园里越发意气风发;乐群小学在传承生态教育的基因时,也为其注入了顺应未来的新鲜血液。“未来是什么样子的?”“未来教育怎么进行?”“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的学生?”……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新时代抛出的,也是乐群小学自我驱动发展的思考。
乐群实验: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后,乐群小学锁定了未来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关键词——“沟通、合作、创新、批判”。对此,这所百年老校在原有的生态教学底蕴上,选择“进行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作为路径,将各项课程整合,重新调整和设计,在品德、人文、智能、身心、审美五大领域之下建立国家学科课程、个性超市课程、主题综合课程和项目研究课程四大课程层次。
近五年,乐群小学先后开发出“自然与科学”“探·创春天”“探·研生态”“探·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万物启蒙”“粤研粤有趣”六大主题,“乐群与我”“古树探秘”等四十二个小主题,开展了八次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研讨会,并且出版了成果集进行辐射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校长王树宏主持的课题《基于协同学习的小学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立项(全国共四所小学获此立项);2020年成立小学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共同体,湖北、云南、辽宁、山东、江西、贵州、广东等地共15所学校成为了第一批课题实验校。
实践
立足现实问题展开 打破学科知识壁垒
“怎样建造一座多功能的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桥?”“建桥可以使用哪些材料?”“建桥费用如何计算?”“怎样向人们介绍桥的功能?”看到这些问题,你可能以为这是哪个建筑公司要开展新的项目,但这是乐群小学六年级学生近期开展课程整合的学习内容,以“建桥之约 跨界之学”为主题。据课题相关负责老师介绍,该主题立足于现实问题,乐群实验小学和盐田实验学校是兄弟学校,只有一路之隔,但因各种原因两个学校之间来往,要绕好远的路才能到,非常麻烦。从真实情境出发,老师们与学生们共同研讨达到建立“友谊之桥”的共识后,便开展了该课题,让学习与生活相联结,促成真实的学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