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二 )
文章插图
有个关于双重束缚的段子:有个人养了一只狗 , 给狗取名为“别动” 。 这个人经常这样对狗说话:“别动 , 过来”或“过来 , 别动” 。 据说 , 那只狗后来疯了 。
也许你会说 , 这点小事值得这样过度分析吗?回答:不值得 。 但是 , 很多这样的小事加在一起 , 就是大事了 。 我们还是以结果论动机:没出问题 , 你当年做的都没问题;如果出了问题 , 那就要梳理所有大小事情——即使从人类大历史的角度来看 , 影响历史进程和结局的 , 并不全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 蝴蝶效应也告诉我们 , 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 , 对结果有非常巨大的影响 。 孩子就处在对“初始条件”敏感的状态中 。 这也是精神分析为什么会那么在意人的早年经历 。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担心会起到诅咒的效果 。 当你想象孩子车祸后血肉横飞的画面时 , 你正在催眠他接近那个场景 。 看到你焦虑或恐惧的面孔 , 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想:让这一切发生 , 你会不会就放松了?
文章插图
父母的潜意识倾向于让孩子尝尝自己童年各种痛苦的味道 , 把孩子打造成最理解自己的人 。 被抛弃过的 , 会抛弃孩子;被粗暴对待过的 , 会粗暴对待孩子 。 让人伤感的是 , 这样做的动机是爱 , 因为爱一个人 , 才会让他以某种形式跟自己一样 。 但是 , 这是不健康的、没有分化的爱 。 健康的、分化的爱 , 是使孩子摆脱父母的命运 。
父母压抑的东西 , 会让孩子代替自己表达 。 如果父母当年学习的目的只不过是要超越自己所处的有些屈辱的社会阶层 , 这种屈辱感不被觉察的话 , 那他也会让孩子的努力学习过程充满屈辱的味道 , 孩子反抗 , 就会变成厌学 。 潜意识里形成了这样的公式:学习等于屈辱 。 要孩子争气 , 那是直接在传递屈辱感了 。
【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家族创伤有时候像个传家宝 , 父母似乎有责任把它传给孩子 。 比如 , 重男轻女是常见的文化级别的家族创伤 。 在不少的临床案例中 , 一代又一代女性被迫害的景象骇人听闻 。 很多女性的一生 , 毁于这种灭绝人性的文化传统 。 让人悲喜交加的是 , 多子女家庭中 , 如果有重男轻女的传统 , 结局往往是女性发展得很好 , 男性反而很弱 。 专业人士对此的精神分析解释是:重视男性就是制造了过高浓度的关系 , 在效果上等于阉割了男性 , 而被忽视的女性却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
文章插图
我相信女性并不需要这样“莫名其妙”的所谓好处 。 美好的家庭环境应该是不论性别 , 每个人都有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条件 , 包括经济上和态度上的 。
理想的文化环境是男孩和女孩的利益和权利不是此消彼长 , 而是均等的 , 更理想的情况是都足够充分 。
父母分权 , 即在对与孩子有关系的事情上 , 双方都有发言权 , 而不是某一方独断专行 。 临床上常见的案例是父亲被排除在决策层之外 , 这会使孩子滞留在母子或母女二元关系中 , 无法发展到父—母—子女的三元关系中 , 并继续影响到子女的社会化 。
对孩子严格要求 , 可能源于父母对自己的父母失望 , 以及对自己失望 。 对自己满意的父母不会有哀怨 , 也就不会要求用孩子的成就来消除自己的哀怨 。 说狠一点 , 那些在自己的生活中把其他成年人搞得一败涂地的人 , 是不会在家庭生活中打败自己的孩子 , 以补偿缺失的优越感的 。 对他人的失望 , 本质上是对自我缺憾的补偿:我对你失望 , 就忘记对自己失望了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孩子产生“回避型人格”怎么办?父母应尊重孩子,而不是互相伤害
- 过年,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收到三种礼物,确实挺让人为难的
- 有远见的父母,都舍不得让孩子“太听话”
- 史上最小的产妇,5岁生娃打破生育极限,现在他们母子怎么样了?
- 孩子依赖于动画,看这些父母如何斗智斗勇,让孩子主动关掉电视
- 打造高端育儿品质,五星级纸尿裤疯狂圈粉新生代父母
- 真假宫缩怎么区分?医生给你的判断方法,建议收藏
- 喜欢“出去浪”和“宅家里”的娃,十年后一目了然,父母别无所谓
- 孩子怕黑怎么办,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 “接生了一天全是男娃”,护士闲聊时一句话,令男孩父母心里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