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 温小娟
掀开门帘,走进一个幽暗的空间,透过昏暗的光线依稀可见的是普通家居中摆设的茶几沙发场景,一旁摆放着移动画架以及各种绘画颜料,艺术家的创作场景生动再现……把“画室”呈现在展厅,你能想象吗?
12月26日,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会见?大地——于会见作品展”在省美术馆开幕。让前来参观的观众始料未及的是,踏进展厅首先看到的不是艺术家的作品,而是艺术家的日常创作场景。在整场展览中,屡屡出现的“大长腿鸟”又是意指何在?还有工厂、塔、烟囱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把“画室”搬进展厅,向公众呈现艺术家创作状态
“这是本次展览策划的特别之处。普通公众到美术馆只能看到艺术家的作品,很少人到过艺术家的工作室,但展览终究是要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所以我们把日常创作场景作为展览第一板块艺术家与观众交流的‘会客厅’,把艺术家生活中的创作状态和思考状态呈现给公众。”此次展览主人公、省美术馆馆长于会见如是说,美术馆及展览就是沟通的桥梁,只有对大众产生了影响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文章插图
巧合的是,在“会客厅”,一位来自南阳师范学院学油画的大四学生李昀鹏实现了与艺术家对话的梦想。当听到李昀鹏连夜坐火车从南阳赶来郑州看展时,于会见耐心地聆听了他受河南省美术馆影响的故事,并对他的画作进行了指点。
李昀鹏说,在郑州上学的时候,基本上每周都要去省美术馆看一次展,也因此狂热地爱上画画,继而专升本后转为学油画。“于馆长说艺术家的艺术要服务于大众,还要有服务大众的能力,在绘画这条道路上我会更加努力的。”
为了兼顾专业群体和普通观众群体的观展需求,本次展览在理念陈述和视觉呈现方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展览结构划分为“画室——会客厅”“纸本——创作的轨迹与维度”“写生——从偃师出发”“大风景”“燃·绽放”五个单元,力求多角度呈现出艺术家的创作面貌和思考状态。
文章插图
进入这个“画室”会客厅后,就是和于会见的一次会面,大家可以在这里与他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会客厅旁边两侧是于会见的纸本手稿和写生作品,呈现的是于会见视觉语言的形成轨迹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会见·大地”展览中,“C位”出道的“大长腿鸟”意指何在?】策展人高敏说,观众单纯的观看作品,不一定能形成双向的互动,而过度的解读和阐释,同样会削弱观看主体的想象空间。策展团队的任务,就是在观看与解读之间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建构起艺术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使两者能够以展览为媒介形成精神层面的自由交流。
“C位”出道的“大长腿鸟”具有怎样的浪漫主义色彩?
“会见·大地”,展览作品如其名。于会见笔下的作品流露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人与大地命运的一种关注和思考,体现了一个艺术家自我完善的追求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展览的五大板块的作品中,观众能强烈感受到艺术家对生活在这片土地的深情与热爱。于会见创作题材广泛,包括村庄、工地、山沟沟、天空、大地等,但他的作品始终根植中原大地,始终围绕周围的环境和生活进行创作,从“灰蒙蒙”到“绿意盎然”的色调,记录的是时代的变迁。
那么,在展览中屡屡出现的工厂、烟囱、塔以及最吸引人眼球且千姿百态的“大长腿鸟”又有怎样的特殊意义?
于会见笑了,他说,那只“鸟”实际上表现的是我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俯瞰大地,关注脚下这片土地的命运和变迁。“作为艺术家要有社会责任、社会担当,还要有理想、有情怀,从70年代改革开放上大学一直到今天,我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有责任站在时代现场用艺术形式去表现这个时代。”
推荐阅读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陈锋」|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慈禧派人参加国际展览,拿出国库无数奇珍异宝,洋人一看哈哈大笑
- 2500年未锈蚀的天下第一剑在新加坡参展时受伤,从此不再出国展览
- 【工作简讯 03期】酒泉市博物馆流动展览走进北新幼儿园
-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诗人对自然大地敞开胸怀汲取慰藉
- 兵马俑当中最特别的一个,专家也无法解释,现成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在希望的大地上——2021年赵正祥扶贫油画主题作品展观感
- 上古女娲是个什么样的人
- 西行纪元始天尊跌落神坛,弱于大地之心,无缘跻身战力榜前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