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诗人对自然大地敞开胸怀汲取慰藉

张炜:一部纯文学作品成功与否,取决于语言艺术的密度 | 王尧谈《民谣》:我以忧伤温暖苍凉虚构记忆 | ......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诗人对自然大地敞开胸怀汲取慰藉
文章插图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诗人对自然大地敞开胸怀汲取慰藉
文章插图
诗歌对人何以重要?除了描摹难以表达的情绪、刻写从个人达至整个外在世界的经验之外,诗人在诗歌中获得疗愈,并把这种疗愈通过写作传递给了无数人。这种强大的共情能力,是我们自诗篇中汲取的力量。在诗人弗罗斯特和毕肖普的生命中,都有一种漂泊感在推动他们的创作,“诗人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对自然大地敞开胸怀,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个治疗过程,因为自然和大地包含了我们过去所有的时间,我们靠近它,就是靠近我们自身”。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诗人对自然大地敞开胸怀汲取慰藉
文章插图
孤独的旅程
JOURNEY
——西方现代诗歌中的漫游与治疗
文/温丽姿
自我流放与漫游,对于现代写作来说是关键的。因为现代生活破碎、不连贯,总是发生变更和错位,像随意拼贴的图画,没有内在的逻辑必然性。这种无根的漂泊感让许多作家脱离任何情感的束缚,不与任何流派和时代风尚相关,独立地完成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就像乔伊斯在离开爱尔兰,出去漫游时说的:“我不会为自己不再相信的东西效劳,无论是我的家乡、我的祖国还是我的教堂:我会尝试尽可能自由、完整地用某种生活或艺术表达自己,运用我允许自己使用的武器——沉默,流放,和狡诈。”如果把“狡诈”一词换成“机智”,那么这段话应该也是美国现代诗人弗罗斯特和毕肖普的心声。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诗人对自然大地敞开胸怀汲取慰藉
文章插图
毕肖普&弗罗斯特
在无家可归的漂泊感中,诗人对自然大地敞开胸怀汲取慰藉
文章插图
这种孤独的漫游者形象是浪漫主义最基本的原型。但到了现代,它被看做是对平庸生活和个人历史的反抗,评论家莫里斯·迪克斯坦说:“陌生感和无家可归感是作家与常规、平庸、狭隘和伪善作斗争的不可或缺的武器。”作家们决意于斗争,让自己无家可归,不再关注过去与未来,只留下一连串自主的足迹。这时候,自我流放和漫游也就意味着一种孤独的旅程,人的自立。爱默生阐述过这种自助理论。他坚持自己充实自己,依靠自身成为一切。同时轻蔑人对虚无的恐惧,认为“意义能够照亮一切”。
在现代诗人中,弗罗斯特和毕肖普继承了爱默生和梭罗的传统,把自己塑造成自我流放的漫游者,希望依靠个人力量成就自己,因而,他们更喜欢以独立艺术家的身份生活和写作。但他们诗歌中孤独的漫游者形象,不是爱默生式精英的高贵个体,也不像浪漫主义者那样整天沉浸在过分的自我意识当中。相反,他们对自我意识克制到极端的地步,他们开放地与外在世界和自然进行有效的交流。从更切近的层面来看,这漫游更像是一种治疗。
青年弗罗斯特从哈佛大学退学,想离开城市,去偏僻的农场生活和写作。他想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获得独立自主的能力,在远离尘嚣的地方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最初,这个决定遭到家人反对,向女友求婚也遭到拒绝。他痛苦不堪,躲进荒野,四处漫游,满眼都是枯索的景象。在《不愿》这首诗里,弗罗斯特写道:“死叶子抱团静止,/不再被风随意乱吹。/最后一朵紫阳花已消失。/金缕梅的花已全枯萎。/心还在发痛、寻求,/但脚问:去哪里?”漫无目的,不知何去何从,但脚步还是不停走动,无法停顿,好像一停下来,痛苦就会涌动。作者用不停歇的漫游,来抵抗生活的不如意和失恋带来的疼痛,希望在此过程中,得到人生的某种顿悟。漫游在这里像镇定剂,让作者沸腾的痛苦安定下来,把情感向外投射,投向树林和田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