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以后,刚拙自信豪迈倔强的辛弃疾在南宋官场辗转流离,人生起落宦海沉浮。从绍兴三十三年入仕途到淳熙七年这十七年的时间里,他辗转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南宋朝廷像开玩笑般的把他调任了多达三十七次,而那个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壮志少年已步入不惑之年,无奈的唱出了“揾英雄泪”的感慨,曲高和寡的他栏杆拍遍,始终没人理会他。
文章插图
让人绝望的从不是没有希望,而是一次次的失望。不惑之年的辛弃疾慢慢的开始承认接受现状,在上饶带湖结庐而居,自称稼轩居士,有了归隐之意。后来又数次出仕,但无一不是无关紧要的闲职,只不过是在他失意的仕途里多添了一笔罢了,于家国无益。
虽说处江湖之远,稼轩依然没有埋没掉心中大意,他曾是万人敌中擒拿叛徒的悍勇将领,年少的血依然滚烫在胸。虽然报国无门,但不妨碍他举笔为刀,就算不能再次上阵杀敌,也要登高望远,在词中杀出一条血路来。
1206年,辛弃疾不顾年迈之身担任浙江安抚使,来到京口北固亭忆古追今心潮澎湃,写下千古名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文章插图
1207年秋辛弃疾病逝,享年六十七岁,据说临死前还大呼“杀贼!”。
回顾辛弃疾一生,除去他颇具传奇色彩的早年,几十载的人生失意和中国古代大部分的文人的悲剧其实没什么区别。但在困顿的时局里,稼轩至死也在捍卫他的终身理想,虽不能提刀上马,他却执笔为刀以刚拙的文人姿态始终胜放在南宋绵软的朝局中,让我们看到其生生不息的斗志和文人筋骨,如今读来依然令人振聋发聩。
推荐阅读
- 真实历史中的富弼:总能把天聊死的“大宋第一钢铁直男”
- 陇右都护府:大宋武功鼎盛的标志。大宋为何如此执着于开拓陇右?
- 大宋名臣录
- 她身为原配,却给小妾养儿子,一生无爱无性,临死却说了这么句话
-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对北宋而言意味着什么,大宋朝廷危在旦夕
- 大宋皇帝赐给武松十万贯钱,折合人民币是多少?武松用来干啥了
-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大宋优待文人其实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抉择
- 起源于中国,它给美国带来《独立宣言》,曾令东南亚人俯身为奴
- 水浒传里,身为“梁山军师”的吴用自尽前才醒悟:宋江并不是老大
- 神话传说中,身为女娲娘娘后裔的她们,为何都不能平安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