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晚清:收回威海卫的尝试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有一句名言:“古来世运之明晦 , 人才之盛衰 , 其表在政 , 其里在学 。”《日暮乾清门》所涉及的 , 就是“其表在政”的部分 , 包括近代的制度、人物与史事 , 它们是世运盛衰的直接表征 。书中收录的20篇文字 , 内容跨度百余年 , 从嘉道年间到1919年底 , 尝试从制度的视角 , 重新解释影响历史走向的诸多政治事件 , 揭示史事、人物背后一些幽微的线索 , 希望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启发 。
近代史|晚清:收回威海卫的尝试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日暮乾清门》
李文杰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英国的奇葩理由
甲午战争之后 , 列强在华的竞争加剧 , 它们通过不平等条约 , 强租多处中国领土 , 实行直接统治 , 这就是“租借地” 。包括辽宁旅顺、山东威海卫、胶州湾(青岛)以及香港的新界、广州湾(湛江) , 分别被俄、德、英、法用这种方式窃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 中国政府开始收回租借地 , 首先收回日本从德国手中窃占的胶州湾 , 其次是从英国手中收回租约到期的威海卫 。
租借地的收回 , 与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国际地位的上升有关 。但收回国权的努力 , 在此前20年国势还在谷底的时候 , 就已经开始 。本文要讲述的 , 就是发生在1906年中国外交官试图利用条约收回威海卫的往事 。
威海卫的租借 , 是一个偶然 。1897年底 , 德国借口传教士在山东被害一事 , 出兵占领觊觎已久的胶州湾 , 在此之前 , 他们一直希望在东方获得一个基地 , 补给舰船 。占领胶州湾之后 , 不肯撒手 ,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条约 , “租借”胶澳地区99年 , 在那里进行直接统治 。这一举措诱导德国的竞争对手积极强占中国领土 。俄国用同样的手段 , 强行租借旅顺大连25年 。
多年以来 , 英国在华占据着政治、经济各领域的优势地位 , 原本希望用“门户开放”抵制列强的无序竞争 , 这样可保全自己的商业优势 , 结果和者甚寡 。当它的劲敌俄国强租旅大之后 , 英国试图获得相应的补偿 , 以抵消俄国的力量 。在地理上 , 威海卫与旅大隔渤海相望 , 于是 , 他们向总理衙门提出了租借威海卫的要求 。英国人在外交函件中解释了租借的本意 , 说此举是出于被迫 , 是在劝告俄国勿占旅大失败之后不得已的举措 , 他们辩解说 , 希望中国土地“不徒存自主之名 , 而且能永有其实” 。
正因为如此 , 条约对租期的规定非常特别 , 规定威海卫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 。英国通过绑定租期的做法来宣示此举完全针对俄国 , 只要俄国不再占有旅大 , 英国就不再占据威海卫 。
然而 , 果真如此吗?
1900年 , 华北地区兴起义和团运动 , 列强出兵干涉 。俄国一方面派兵加入联军 , 参与集体入侵京津的行动;另一方面 , 它单独出动数倍于八国联军的兵力 , 说是要“保护中东铁路” , 迅速占领了东北全境 。《辛丑条约》签订之后 , 经过艰辛的谈判 , 中俄签署《交收东三省条约》 , 规定了俄军的撤退细则 , 俄国却并未遵守 。逐渐崛起的日本早已觊觎东北地区 , 将沙俄的存在看作自身利益扩张的巨大障碍 。1902年初 , 日本与英国缔结“英日协定” , 通过结盟来共抗俄国 。
1904年2月 , 日俄两国在东北问题上决裂 , 爆发战争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 日本以惨痛的代价 , 赢得战争的胜利 , 并占领了旅大 。由于中英条约将威海卫租期与俄租旅大捆绑在一起 , 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就是 , 英国租借威海卫的依据发生了动摇 。
其实 , 就商业价值而言 , 英国人并不看好威海 。这里与山东腹地的关联远不如青岛 , 即便修建铁路 , 也无法与德国线路竞争 。德占胶州湾、俄占旅大 , 都有长期的野心;而英占威海卫 , 只是临时被动的应对 , 这也导致英国政府根本不重视此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