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无一用是书生”“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书生一词到现在留给我们的印象也许只剩下了“手无缚鸡之力”的孱弱。殊不知,在书生一词的过往也曾金戈铁马,铁马冰河,春秋之时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射、御之技让书生也能百步穿杨;秦汉之时,班定远单枪匹马框定大汉百年西陲安宁,名流天下;唐宋之际,也有文人墨客单车出塞、直捣黄龙的传奇。书生的壮怀激烈如同黄酒,历久弥香。
文章插图
此中,壮怀激烈者莫过于唐时王玄策——一人灭一国,扬威于异域。王玄策,生卒年不详,唐初著名外交家、旅行家。唐太宗、高宗时曾数赴印度,并开创了经西藏过泥婆罗到印度的新路,功绩卓著,名播异域。
文章插图
贞观十七年(643年),他奉命护送摩揭陀王使者还国,就是这一次出使印度,开创了通往印度摩揭陀国的新路。
文章插图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已经升任右卫率府长史的王玄策,受太宗皇帝任命第二次带领一支三十多人组成的代表团访问天竺国。然而,这一次不同于上次的一帆风顺。王玄策并不知道,戒日王朝此时已经风云变幻——年迈的戒日王在一年前的恒河沐浴中竟然离奇溺水身亡。大臣阿罗那顺依靠手中兵权逼迫戒日王后代将王位“禅让”给自己。此时这个篡位的逆臣听说大唐使节的消息,想到戒日王平常和大堂交往甚密,怕原戒日王势力借大唐的人趁机造反。干脆的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拒绝了大唐的使节,作为天可汗的使节,在西方世界几乎是无往而不利,而现在竟然被新王朝的主人禁止入境,王玄策感到了十分的愤怒!
文章插图
拒绝通使是对东方帝国的侮辱,王玄策强硬的对新王表示了自己的不满。许是心虚、许是智昏,新王阿罗那顺选择了自己认为最安全的方式,用铁和血来解决一切不稳定因素——于是他派兵干掉了王玄策的护卫队,只留下了使团里的文官,也就是正副使王玄策和蒋师仁。也许是不愿意做的没有一点退路,也许只是不懂得斩草除根的道理,新王阿罗那顺仅仅是将他们囚禁了起来,这也给了王玄策足够的机会。在国内反对势力的帮助下,王玄策和副使顺利的逃了出去。在西域他们有最坚定的盟友——吐蕃
文章插图
贞观十五年(641)太宗将文成公主许配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蕃联姻,此时刚过去七年,两国正是蜜里调油的友好期。
文章插图
从天竺到吐蕃,需要翻越氧气稀薄的丛山峻岭,被耻辱和愤怒燃烧的王玄策都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一路顺利的跑到了吐蕃,而且收获不小:一千二百精锐吐蕃兵,七千泥婆罗骑兵(今尼泊尔)。吐蕃和泥婆罗的慷慨援手,让王玄策底气大增,旋即又以大唐使节名义传檄邻国,又招来一些人马,汇集了将近一万人。兵强马壮之后也是复仇的开始,被书卷束缚了数十年汉人骨子里的豪气重新在他身上显现,铁流滚滚中,他践行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誓言。
文章插图
这应该是世界史上最传奇的战争了:1、当时的主国大唐对于这个战争毫不知情,对于派出去的使团似乎只是为了宣扬大国气象;2、主帅是从未上过战场的书生,主业是外交官,指挥只是兼职;3、历次王朝战争中唯一一次全部士兵都是外国人。。。。。。这是王玄策的时代。据《旧唐书》记载:玄策乃挺身宵遁,走至吐蕃,发精锐一千二百人,并泥婆罗国七千余骑。玄策与副使蒋师仁率二国兵进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阿罗那顺弃城而遁,师仁进擒获之。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于是天竺震惧,俘阿罗那顺以归。
推荐阅读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书房挂画:家居书房挂什么画好?国画山水画系列静雅悠然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