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发现唐初佛教造像:神秘戴笠人形象藏“獠人”秘密

近日,在四川安岳县一处石窟寺内发现了清晰可辨的大唐武德三年(620年)九月八日的造像题记和多龛造像,这是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最早的唐代佛教造像题记,也是安岳石窟已知最早的造像题记,将安岳境内最早的卧佛院开元十一年(723年)的造像题记提前了103年,确证了安岳石窟至少开凿于唐初,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而在这处安岳最早石窟的背后,或许还隐藏着一段唐初被遗忘和“獠人”有关的惊心动魄历史大事件。四川最大规模的唐初造像群
此次发现武德三年造像的石窟位于安岳中部,建于一块长18米、高14的红砂岩崖壁上,造像分5层,现存56龛、250尊。是四川已发现的最大规模初唐造像群。
 安岳发现唐初佛教造像:神秘戴笠人形象藏“獠人”秘密
文章插图
安岳武德三年双龛佛教造像
造像龛多为小型摩崖龛,高度在50-60厘米,有8龛超过1米的中型窟龛,除一龛开凿于中部外其余多位于山崖最上层,时代应晚于下层造像。龛型为圆拱龛或尖顶龛,龛外多刻有供养人,龛下刻博山炉及双狮,部分龛下有壶门,为伎乐形象。造像内容多为一主尊四胁侍、二力士,也有观音、五菩萨等题材,造像样式与有武德二年题记的绵阳玉女泉道教造像近乎一致,只是较后者,此处造像龛楣装饰更加华丽精巧,龛内造像数量更多,技法更趋成熟。造像均是由东向西,由下往上雕刻,分布紧凑,布局整齐,显然是经过统一规划的一处造像群。据题记判断,造像多为超度亡故亲人而开凿。经千年风雨和人为破坏,现仅左壁上部造像较完整。
本次新发现的武德三年题记共2处:位于造像区中部高2米的一块突出崖壁上,一处阴刻竖书题记 “今月日大唐武德三年九月八日 弟子□□□为亡□在此□□ ”,题记后半部分遭人为刻划破坏,加上风化,字多已无法辨认。题记下为阴刻的两男两女供养人,最前者成年男子幞头、着圆领袍衫、革带和长靿靴,双手持长柄香炉面对佛龛,身后紧随一同样装扮的小男子双手合于腹前,后一梳双丫髻的小女子做双手合十状供养,一衫子配长裙的成年女子立于最后,推测为一家四口,为夫妻及其子女。
 安岳发现唐初佛教造像:神秘戴笠人形象藏“獠人”秘密
文章插图
安岳武德三年题记及供养人 图 傅盛
题记旁有大小相近的两龛,为竖长方形双重龛,外龛为尖顶形,内龛为圆拱形,外龛楣有连珠纹,顶部装饰阴刻3尊圆形坐佛,内龛饰连枝纹。两龛都是一主尊坐像二弟子立像二胁侍菩萨立像,主尊及菩萨均为双层背光,外层为宝珠形,内层为圆形装饰连珠纹,主尊双手合于上腹部捧有一物,须弥座装饰采用透雕卷草纹,两侧立二力士带头光,力士脚下各有一狮。两龛在装饰和人物的动作等细节上略有不同。【 安岳发现唐初佛教造像:神秘戴笠人形象藏“獠人”秘密】另一则题记则在双龛造像之右,位于造像下部。 “大唐武德三年四月十二日清信□□□女□□奉为亡夫主□□见此造观世音像一龛永为供养 亡息男□□亡女伯亡女三娘 亡女四娘亡外孙□士□□□外孙□□□□娘亡外孙王□□□镌造”,此龛题记多有异体字,题记上方为左右对立的一组供养人像。供养人像上方为竖长方形三重龛,外龛为尖顶形,龛外左右对称刻有一佛二弟子宝珠形装饰,外龛内刻有7个对称的桃形背光小坐佛,并饰有火焰形和回形纹,内龛为圆拱形,拱内再刻饰一层类似幔帐的装饰。主像为一观音立于正中,旁有两带头光胁侍,龛门刻二力士,下有双狮,中为博山炉。龛底部有三个壶门,今已残缺。
 安岳发现唐初佛教造像:神秘戴笠人形象藏“獠人”秘密
文章插图
安岳武德三年题记及供养人 图 傅盛
神秘戴笠男像或揭开唐初隐秘历史此处另一特点是浮雕供养人多,均在龛下方或左右,现存30多躯,除身着襕袍和齐胸襦裙的初唐世俗男女外,还有比丘形象,甚至出现嗷嗷待哺的婴儿。堪称初唐服饰博物大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