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嘉祥县八处文化古迹探源拾遗( 三 )


曾子把家庭看成一个小社会:“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赐予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主也。”在这里,父亲俨然是国君,其他则是臣妾。处理好家庭关系,也是一种社会实践,能当孝子,就一定能当忠臣。
我的家乡是曾子故里,曾子的孝行,被后人列入了《二十四孝》。在我的家乡一带,至今流传着许多曾子孝行的故事。曾子曾在齐国当了个小官,俸禄很少,但他很高兴,因为离家近,能养父母。父母死后,他到楚国做了大官,但每天北向而泣,因为没有父母可养了。
还有一个《曾子耘瓜》的故事。他耘瓜时不小心耘掉了瓜苗,一声不吭任凭父亲打骂。直到把他打得昏倒在地上,醒来不仅不迁怒于父亲,而是问父亲是否因打自己而伤了身体。即而弹琴唱歌,以向父亲显示自己的身体没有因为挨打而受伤,不让父亲因自己而心疼。
另外一个故事说,母亲死后父亲又找了继母,曾参一夜常起五次“视被之厚薄,枕之高低”。尽管这样,后母仍然对他不好,但他却“仍供养不衰”。
曾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做到了顺从父母,并认为这是对的,那他对国家、对君王、对朋友,也会这样做,这就是忠孝合一。从这个基点出发,国家求忠臣良将,应以孝为第一原则。
检视我们东方文化孝的传统,许许多多的孝行源头,都能追溯到曾子这里,这也是曾子光大完善儒学最突出的成就。
孔子对于孝道也很重视,他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世时,要以礼侍奉;死了,要以礼安葬,并且按礼仪祭祀。孟武伯问孝,他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关心父母的病痛是讲求孝道之关键。他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要求子女经常在父母面前尽些孝心。
孔子并不停留在物质奉养上,他认为仅是物质上的奉养是不够的,还得在感情上对父母表示真诚的尊敬和爱戴。所以他又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对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爱戴的话,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又与犬马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是要求子女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所以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子对孔子和曾子的仁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孝是仁的实质。因此,“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又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推已及人,把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是孟子孝道观的独到见解。故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曾孟以后,宣扬孝道观的大儒不乏其人。北宋中期,理学领袖张载、二程都大力阐发儒学孝道观,从而使孝悌观念在民众中得以迅速传播。张载把孟子推已及人的孝悌观念作了更深层次的引申,他提出“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二程对“仁”与“孝”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指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言为仁之本,非仁之本。”“为仁之本”与“仁之本”是有区别,仁是本,孝是用,不能混为一谈。又说:“人无孝悌不可,而不全力以赴尽孝尽悌也不可。”不仅要有孝悌观念,而且要有孝的行动。
清朝名儒魏源也对孝道有所阐发,他说:“君子之言孝也,敬而已矣;君子之言敬也,孝而已矣。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把侍奉双亲的“孝”和“敬”紧密结合起来。
我的故乡嘉祥县八处文化古迹探源拾遗】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孝道也理应成为做人做事的圭臬。一个没有孝道的人,既不可以为友,也不可以共事,更不可委以重任,因为他对于自己的父母都缺乏真诚,对于朋友和社会何来半点诚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