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嘉祥县八处文化古迹探源拾遗( 六 )


万佛阁,在迎客厅东边,是三间两层硬山式楼阁,其中塑有众多佛像。关帝庙,在万佛阁北,三间硬山式建筑,祀三国时关羽。
寝殿,穿过惠济公大殿,绕过感应泉,沿两侧石砌台阶,便至寝殿。寝殿三间建在高出于大殿的山崖之上,内有惠济公及其两位夫人的塑像。
泰山行宫,为“泰山圣母”的离宫,1634年(明崇祯七年)建于石砌高台之上,绕过寝殿,登40余级台阶方可到达。宫阔3间,长10.45米,宽6米,高5. 5米,黄瓦覆顶,五脊歇山式建筑。宫中原有泰山碧霞元君塑像。宫前宽阔平坦的月台,可供游人鸟瞰远眺,“青峰夕照”的胜景可尽收眼底。有诗云:“落日照青峰,赤城霞万丈。幽人动晚酌,静看月初上”。
登上山顶就看到玉皇庙了,玉皇庙建于青山绝顶,斗拱飞檐。庙内祀玉皇大帝。从山下望去,绿树簇拥,烟霭缭绕,势欲腾空。
青山寺内还有刘邓大军指挥所遗址——神游洞,该洞总长100多米,分上中下三层,是鲁西南战役时刘伯承、邓小平的临时指挥所,现存有刘邓指挥战役使用的桌椅等实物多件,战斗图片100多幅,是研究鲁西南战役难得的宝贵资料。
6嘉祥冉子祠、大柏树
鲁先圣
我的故乡在嘉祥县城西北28公里的黄垓镇。镇并不大,3万多人,地处嘉祥、郓城、梁山三县交界之地。但是,黄垓却很有名气。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是春秋孔门弟子冉子的故里和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冉子祠,名气最得益于依然蓊蓊郁郁的两棵千年古柏。
两棵古柏树乡人俗称大柏树,在鲁西南一带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说在树枝上可以骑自行车,20人牵手伸臂才能合围,树洞里可以容纳30人藏身。
每逢听到这样的传说,我总是会主动给予纠正,因为我在那里长大,是最有资格给大家介绍实情的。冉子祠和两棵柏树就在我们村西,因此,我们村过去就叫冉东村,只是到了后来才改了现在的名字的。
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究竟去过多少次,已经记不清了,但是爬树钻树洞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西边的一棵大一些,大约需要10人伸臂相牵才能合围,六七个孩子钻进树洞去是没有问题的。东边的一棵高大,但是没有树洞。
一般说的冉子,名冉求 ,字子有,亦称冉有。春秋末年鲁国人。生于鲁昭公二十年, 孔子弟子,少孔子二十九岁。孔门七十二贤之一。青年时期曾做过季氏的家臣,后随孔子周游列国。子有多才多艺,性谦逊长于政事,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孔子晚年归隐鲁国 ,受到子有很多的照顾。唐赠徐侯,宋封彭城翁。
但是,孔子弟子仅七十二贤中,冉姓弟子就有冉耕、冉雍、冉求、冉季,还有也是孔子弟子的冉孺,都极有成就,都可以称作冉子,究竟这里供奉的是谁,不可考。
关于冉子祠和大柏树,在《曹州府志》均有记载:“郓城东35里者,三冉之故居也,里有金钱岭,岭上有故祠址,老树颓然如数百年物。”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当地曾出一断碑,崇祯三年(1630年),洛人郭子光博学好古,辩此碑为唐贞观年间所立“冉子徐候墓碑”。当时,当地乡绅重修冉子墓祠。此后,祠、墓再度荒废,至解放初期,就仅剩三间神祠,一座坟头和两株古柏了。祠前原有东西配房,今已毁。冉子碑为清代重修冉子祠时成立,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碑文中有“唐元宗从祀庙廷,追封候,宋真宗加封任城公,度宗改封徐公,明嘉靖改称先贤冉子,国朝因之”等语。
1958年,政府拨款对祠墓进行了维修,增建了围墙,文化大**中遭破坏。
冉子祠现存三间硬山式建筑,坐北朝南,东西长9米,宽5米,高5.5米,建在50公分高的石台,重脊灰瓦,脊饰兽花纹。过冉子祠后门两米许有冉子墓,呈圆形,高1米,周约10米。冉子碑高1.3米,宽0.56米,厚0.15米,镌刻碑文苍劲有力,清晰可辩。
祠前两棵古柏,据载这两棵树都是"唐柏"。两株古柏相距5.62米,东西对峙,虬干怪枝,葱郁苍劲。东柏距祠4.4米,高11.16米,树围3.6米。树顶覆盖面积94.5平方米;西柏距祠3米,高10.37米,树围8.51米,树顶覆盖面积180平方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