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万亿级争锋:互联网巨头与垂直玩家共舞 供应链能力考验底层逻辑

每经采访人员:李卓 每经实习采访人员:王郁彪 每经编辑:王丽娜
淘宝一级入口页面 , 一个“薅羊毛”的小游戏赫然在列 。 通过简单收集阳光等操作 , 用户可以一分钱拿走一箱产地直发的时令水果 。 截至2020年8月 , 芭芭农场的用户数量已接近3亿 , 每天有5000万人到芭芭农场兑换水果 。
流量的引入与盘活 , 这个小游戏功不可没 。
同样被安置在一级入口的还有京东的东东农场、拼多多的多多果园 。 “一分钱拿走一箱水果”的社交小游戏背后 , 似乎不只是巨头对于流量的渴望 , 背后更是藏着电商巨头窥探万亿市场规模的野心 。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在走访芭芭农场玉溪冰糖橙种植基地时了解到 , 今年是阿里数字农业第一次自营做冰糖橙 , 目前该基地已销售出3000吨冰糖橙 。
田间地头万亿级争锋:互联网巨头与垂直玩家共舞 供应链能力考验底层逻辑文章插图
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县城的菜鸟共配中心
图片来源:每经实习采访人员 王郁彪 摄
而该种植基地位于哀牢山东麓 , “褚橙”最早也是在此地种植的 。 2002年 , 褚时健扛着锄头走上哀牢山种起了橙子 。 时间回到2020年 , 与当年“面朝黄土背朝”的景象不同 , 在一场草莓AI种植竞赛上 , 4支分别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南京和昆明 , 远程控制产业园内智能化温室的AI队伍大获全胜 。
从品牌化销售到数字化生产 , 从田间到餐桌 , 整个价值链条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 巨头思维的融入与万亿市场形成共振 , 在“不太性感”的农业领域 , 一场无声的较量开始了 。
做农业像“煲老鸭汤” , 没有短期KPI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阿里的农村战略从正式提出开始 , 就已被放在集团战略的高度 。 随后包括新零售等战略的提出 , 对农村战略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补充 。
2014年 , 阿里成立乡村事业部以聚焦农村业务 , 农村战略由此成为与高科技(大数据和云计算)、全球化并列的阿里面向未来的三大战略之一 。 2016年 , 阿里加码新零售战略 , 涉及物流、商品、供应链、营销等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 , 为后续农村战略的布局打下基础 。 2017年8月 , 阿里提出“亩产一千美金”计划 , 协调内部资源及业务板块 , 进一步对农村战略予以聚焦 。 2019年 , 阿里农村战略升级为内需战略 , 新成立的数字乡村与区域经济发展事业部成为阿里巴巴深耕县域市场、体现其生态协同效应的重要窗口 。
“阿里做农业没有短期KPI , 这个业务就像‘煲老鸭汤’一样 , 我们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 ”阿里集团副总裁、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总经理李少华表示 。 事实上 , 阿里数字农业事业部是一个相对较年轻的团队 , 去年9月份成立 。
之所以说做农业业务像“煲老鸭汤” , 在李少华看来 , 一方面是因为其需要重投入模式 , 即以产地仓为核心的自营数字农业模式;另一方面是因为需要深入农业源头端以及农业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 , 与每一个农民、企业一起承担整个产业的风险 。 将其作为长线任务 , 用三年、五年 , 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去收获成果才更加合理 。
在《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走访阿里数字农业昆明产地仓时 , 该产地仓运营负责人王锡球告诉采访人员 , 云南昆明产地仓面积为10500平方米 , 包含1500平方米冷库 , 6个冷库 , 可以存储1200-1500吨水果 , 目前定位是2C , 即消费者在阿里各平台下单后 , 农产品从此地发往全国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该仓内有一条两通道分选线 , 其中还安置了可进行糖度测试的分选设备 。 李少华指出 , 目前每个产地仓 , 仅分选设备的基础投入就为3000万元起步 。
而前期大规模的投入与后续较长的收获周期 , 也让巨头外的其他企业难以涉足 。
正如阿里云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团队负责人戴涛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从电商本质来看 , 由研发、生产、物流再到大B、小B、C端全链路的情况下 , 阿里是做平台方 , 将路径做得更短 , 直接从生产到大B端等 。 而链路变短后中间的损耗自然就会变小 , 在这个过程中 , 农户的收益会有所提高 , 对于平台方自然也会产生一定的收益 , 但农业板块并不是阿里“赚钱”的主战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