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诗人的长城异见

皇帝诗人的长城异见
皇帝诗人的长城异见
文章插图
长城(绘画)
中国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决定了封建时代的中原王朝要修长城。中国长城修筑了2000多年,历朝历代的中国皇帝除个别时期之外,都会把修长城和如何看待修长城这件事作为国策命题。有的皇帝甚至还属文赋诗,把自己的长城史观、也就是对待修筑长城的看法及态度,宣示给臣下及国民。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吟诵长城的皇帝诗人,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帝王,一个是隋朝的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清朝江山的巩固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他们俩对修长城的看法截然不同。
隋炀帝杨广是从肯定和颂扬角度看待修长城的,他的长城诗作名为《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这首表明自己修长城用意的诗中写到:“肃肃秋风起,悠悠万里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皇帝诗人说:肃杀的秋风刮起来,踏上那遥远的征途。为什么要踏上遥远的征途,是要在北方筑一道长城。这不是我们的独出心裁,前代帝王就是这么做的。建立起放眼长久的事业,为的是天下百姓们的安宁。……
隋朝时期,北方草原的突厥民族强大了起来,多次兴兵侵扰中原王朝的西北部边境地区。隋王朝为了防御和震慑这个强悍的马背民族,多次修筑西北边境地区的长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一次征发起成年男子100多万人,修筑西起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东至紫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的长城,限期10天(一旬)完成,光累死的人就超过半数。第二年,这位皇帝要巡视长城了,又征发了20万人去修筑。公元609年,隋炀帝率领庞大的巡视队伍巡游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还来到突厥首领启民可汗的驻地,先后接受了西域20多个国家君长的觐见朝拜,足足的展示了一下大朝天子的威风。
隋朝的大修长城确实收到了较好的国防效果。在这段时间内,还真没有发生过草原民族大举入侵的事情。但无穷无尽的劳役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再加上开挖大运河和对高丽的连续军事行动,积聚成民间的深深怨气,最后酿成了隋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埋葬了辉煌一时的大隋王朝。
大清朝江山的巩固者康熙皇帝是不主张修筑长城的。他写的长城诗,是借长城之题阐发自己的政治思想。一次他出关祭祖路过山海关,见万里长城触景生情赋诗一首:“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皇帝诗中议论:万里长城修筑到了大海之滨,修筑时征调了那样多的人。当时几乎把天下的民力用尽了,但今天的江山还是你的吗?
来自长城外面的清朝统治者,否定了以往中原王朝筑长城的做法,认为长城的修筑是劳民伤财,主张治国之道“在德不在险”。清朝统治者的心迹:筑长城没有必要,即使是筑了长城,也未必能保得住江山!
清代不修长城是有其特定的背景原因的。首先是管辖地域的问题。清朝统治者满族人原来是长城之外的一个民族,他们还在长城以外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家。早在入关之前,满族人就降服了北方草原上的蒙古各部,控制了长城以外的广大地区。入主中原成为中国皇帝之后,长城内外都成了大清王朝的管辖地域,修长城岂不成了在自家院子里又筑起一道多此一举的院墙?
清代不修长城还有个民族关系问题。清王朝在中原确立统治地位之后,昔日的草原民族不再挑战这个中央王朝的统治权威。桀骜不驯的蒙古人早在清军入关前,就成为了大清国的亲戚和同盟者。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从刚刚统一了自己族人的一刻,就决定联络蒙古人。他对蒙古人采取的是一种怀柔政策。这位统治者或纳蒙古女子做自己的儿媳妇,或将女儿、女性亲属嫁与有势力的蒙古王公。结有姻亲关系的满人和蒙古人成为了一家人,关系自然就友好融洽了。
康熙皇帝在位时的公元1691年(康熙三十年),这位大清皇帝还组织了一个羁糜拢络蒙古各部族首领的“多伦会盟”。在这个盟会上,康熙皇帝以中央政府的政治权威,调解了蒙古各部长期存在的仇怨和矛盾,并且给各部的蒙古贵族都加封了世袭的爵位,恩威并施地摆平了长城外面的蒙古人。自此之后,这些淳朴敦厚的蒙古人,都成了大清皇帝服服帖帖的忠诚臣仆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