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工作坊︱全球网络、多维叙事:广州口岸史研究应转向大格局( 二 )


中山大学李爱丽提问 , 发言中提到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喇佛等人 , 是否也要留意他们在澳门的活动 , 从而更加全面地展现出来英国商人的集体行动机制 。吴义雄肯定了这一思路 , 表示相关的情况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史料进行探讨 。
第三位发言人是广州美术学院蔡涛 , 他报告的主题是《:新启蒙与战时现代美术之路》 。通过解读广州的现代版画家李桦的人生路径 , 蔡涛以广州刊印的《现代版画》杂志为例 , 认为其艺术风格的转变反映了现代艺术的战时转向 , 并且展现了中国的美术运动与国际画坛间的互动 。他认为 , 《现代版画》可以被看做是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 并为重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全球美术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报告结束后 , 蔡涛教授向全场老师展示了珍贵的《现代版画》杂志原件 。
李庆新就报告中提到的广州版画家到佛山购买材料一事 , 指出在晚清到民国前期 , 佛山的印刷业、图书出版及绘画艺术等十分兴盛 , 许多图书销往东南亚 , 那么在广州成为现代艺术中心的过程中 , 佛山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蔡涛回忆在上海鲁迅纪念馆查阅十八卷《现代版画》时 , 发现郑可将他在巴黎学习到的艺术理念用于重新看待本土的、传统的材料 , 将民间祭祀纸品的图案作为创作中的灵感 , 可以说是现代版画对本土艺术要素的再利用 。随着这些版画流传到上海、东京等地并得到了重新的诠释 , 佛山在现代美术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证明 。
金属、口岸与全球科技史
第二场报告的3位发言人在全球科技史的视野下 , 借助科技考古的成果及实物史料的发掘 , 讨论广州作为口岸城市在全球物质文明交流和技术传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韩琦做了题为《科技史视野下的广州》的报告 , 他认为从全球史和物质文明交流史的视野出发 , 利用多语种的史料 , 可揭示从清朝康熙年间至鸦片战争之前 , 以广州为核心的历史空间所发生的科学知识交流 。并且 , 对科技史的研究要既见物也见人 , 通过地方士人、各国商人和传教士之间的互动 , 说明不同的人群在科学仪器和科学知识的传播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因此 , 作为贸易口岸的广州在中西科学与技术交流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
江滢河提问道 , 发掘的史料中有无提及广州本地的读书人?韩琦表示目前所能看到的多为零碎信息 , 虽然在1820年左右的英国期刊里能看到一些阮元诗作的英译 , 说明英国人对广州的信息有一定了解 , 但要将这些零碎文献整合为完整图景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 。董少新问 , 如何看待传教士宋君荣在信中言及中国宫廷里葡萄牙的天文仪器要优于法国仪器一事?韩琦认为这可能取决于当时来华传教士的身份与背景 , 一些葡萄牙传教士可能有进行天文观测的需求 , 这导致了他们所携带的天文仪器比一般传教士所用的更为精良 。
第二位发言人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孙琳 , 她的讲题是《明清中国和美洲之间全球的白银流动:历史文献和科技分析的结合》 。她在演讲中提供了对16-19世纪多国的白银货币进行科学成分测定的数据 , 指出明清时期中国本土的银锭(银币)含银量均高于美洲及其他地区 , 这种纯度差异可能会导致几十年来学者们所注意到的巨大套利现象 。由于目前所获样品数据相当粗略 , 量化白银纯度差异所造成的经济影响和政治影响仍需进一步探索 , 但将科学成分分析纳入历史研究有助于重新思考现代早期的全球循环 。
对于韩琦关于样品采集年代的提问 , 孙琳回应道不同年代的样品采集的确是一个难点 , 而且白银样本也存在数量少、易变黑等问题 , 因此在数据测量上有所误差 , 难以解释人们通过颜色判断白银含银量的准确性问题 , 以上种种都是这项研究需要克服的难题 。范岱克提到 , 在近代以货易货的贸易多不使用白银 , 例如很多广州帆船到东南亚进行贸易时都不携带白银 , 而当时此类贸易的规模与东印度公司的贸易量相当 , 那么应该如何评估白银在近代贸易中的重要性?孙琳以自己研究的满洲贸易史为例 , 说明明末清初中国的北部边疆贸易聚集了大量从国外流入的白银 , 而白银流入是清朝前史研究的重要命题 , 因而引发了她对白银研究的关注 。可见白银全球流通对彼时区域变迁的深远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