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历史上盛极而衰的短命“盛世”

中国历史多灾多难,细细掂量,“盛世”这个词本身就蕴含着无奈和不祥。“盛”“衰”相对而立,没有“衰世”作为背景,也就没有“盛世”的美丽和灿烂。
 盛世|历史上盛极而衰的短命“盛世”
文章插图
“天道极即反,盈则损,物盛则衰,日中而移,月满则亏,乐终而悲。”
中国历史是一个封闭的自我线性循环体,其线性发展的规律是一治一乱,一盛一衰。《易经》中记载: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无陂不平,无往不复”。
也就是说,凡事发展到顶点之后,无不向反方面运动,这确实是中国传统政治的运转规律。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未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
汉武帝前期是汉代统治达到的最高峰,然而汉武帝在极盛之后,鞭扑天下过甚,很快导致了衰败。晚年更是天下大乱,起义遍及关东地区,大者数千人,小群数百人,起义烈火几乎葬送大汉王朝。
 盛世|历史上盛极而衰的短命“盛世”
文章插图
唐玄宗开元、天宝之际,号称“全盛”,繁荣景象史所未见,但“安史之乱”的狂飙瞬间吹散了旷代繁华。752年,也就是唐天宝十一年,唐代人口达到顶峰,达5200万。但八年之后的760年,也就是乾元三年,一下子降到了1700万。天宝年间最繁华的地区,从宜阳到武牢500里,在籍人口居然只剩下1000户人家。
“居无尽椽,人无烟爨,萧条凄惨,兽游鬼哭”。
乾隆盛世的政治清明与全面腐败更是只隔了瞬间。乾隆死前3年就爆发了白莲教大起义,清朝从此一蹶不振,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
中国历史上,“盛世”两个字叫得最响的时代,往往问题重重。
汉代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中,从来没有帝王和大臣自夸为盛世。相反,那些底气不足的统治者却常把“盛世”挂在嘴边。
 盛世|历史上盛极而衰的短命“盛世”
文章插图
宋高宗因动乱而幸得大宝,偷安一隅,大敌在侧,却无心进取。这种治绩,无论如何与盛世不沾边,然而宋高宗却常常自诩为“中兴”和“盛世”。在皇帝的鼓励下,大臣们称颂盛世之声铺天盖地,应接不暇。他们称颂皇帝:
盛世|历史上盛极而衰的短命“盛世”】“于皇睿明,运符中兴,绵于肃清,乾夷坤宁”。
“大功巍巍,超冠古昔”。
“皇帝躬行,过于尧禹”。
这些当初精心撰写的谀词,现在听来只是讽刺。
中国历史的发展,已经从自身的一治一乱循环转向与世界大潮合流。跳出中国文明的视界,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并不是只有盛极而衰,百十年就要重新洗一次牌这一条路可走。
 盛世|历史上盛极而衰的短命“盛世”
文章插图
全球化使得中国人有机会吸收并借鉴其他人类社会创造的政治文明成果,任何人都不希望中国再次回到盛极而衰的旧有轨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