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通
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比如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以及蒙古族建立的元等,统治时期都不算太长。不过,满族建立的清朝,却统治了两个半世纪还要多的时间。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点十分重要,就是清朝统治者认识到了文化融通的重要性,全面接受和采用了儒家思想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建立了皇子学习汉文化的教育制度,加强对汉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史书记载,康熙皇帝5岁就开始读书学习,尤其注重学习汉文经典,一生从不间断。康熙皇帝曾回忆说,每天,老师都要指定某段汉文经典,让他背诵很多遍,直到把“四书”完全背下来。康熙继位之后,于紫禁城设立上书房,延聘学问和道德俱佳的满汉学者,专门教皇子、皇孙读书学习。在他之后,经过雍正、乾隆等帝王的不断完善,清朝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皇子教育体系,在入学年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方面都作了严格规定:
第一,入学年龄。按照规定,皇子、皇孙、皇曾孙们从6岁(虚岁,实际上是满五周岁)进入紫禁城的上书房学习,一直要坚持到将近20岁成人为止。
第二,学习时间。上书房规定,读书时间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10个小时。读书时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许摇扇子;午饭的时候,侍卫把饭送来,饭后不午休,继续学习。一年365天,只有元旦、端午、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才放假。连除夕也不放假,至多早一点放学而已。
第三,学习内容。有三块:满蒙文字、汉文经典、弓马火器。其中,学习儒家经典的时间最长。
清朝的皇子们真是“压力山大”啊!但严格的皇子教育给清朝带来了两个明显的效果:一是全面提升了文化素质,二是为民族文化融合奠定了坚实基础。由于从小就学习“四书”“五经”等汉文化经典,清朝皇帝都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有利于清朝统治者积极汲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为民族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国家也是如此。金元以前,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处于对峙状态,相互攻伐的多、和谐共处的少。因此,金元即使从地盘上占领了中原和南方广大地区,其统治也是不稳定的、短暂的。
明朝迁都北京,明成祖也没有处理好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试图用一道长城把两者永远隔离开,结果明朝在北京的统治也总是危机四伏。清朝从皇帝、皇子、皇孙做起,主动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汉文化,才能够在北京获得长久和相对稳定的统治局面。
和而不同
我们的人文先祖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意思是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应该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不必一定一致。作为古今的都城,北京在对外来文化的吸纳过程中,就像一位宽厚的君子,以它的博大、开放和包容,在欣赏本地文化的同时,也能欣赏、尊重、主动接纳其他的外来文化,从而形成“和而不同”的京味文化。
举例来说,四合院是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传统住宅形式,也是老北京典型的住宅形式,扮演了老北京“和而不同”的角色。北京地处华北北部地区,冬天寒风从西北来,夏天凉风从东南来。四合院坐北朝南,门开在南边,冬天可以避开凛冽的寒风,夏天则可迎纳东南方向来的凉风。
四合院又是一个微缩版的故宫,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坐北朝南的北屋是上房,左右两侧是东西厢房,南边是配房。一家人怎么分配住房是有讲究的:长辈住上房,晚辈住东西厢房,长幼有序、各得其位,不能越轨,非常符合儒家传统礼仪规范。
在日常生活里,晚辈们每天早晚都要到长辈的房中问安;每顿饭一大家子人都围在一起吃,长辈不动筷子,晚辈是不能动的;逢年过节,还要举行严肃的祭祖仪式。这样,四合院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尊老爱幼、礼貌谦让、恭敬祖宗、和睦相处的良好生活习惯。
推荐阅读
- “中国梦·劳动美”2021新年音乐会在北京卫视播出
- 北京中小学生“拿起纸笔·见字如面”活动解锁新主题
- 北京:国内疫情呈现人传人物传人并存,聚集性无症状频发特征
- 饿了么餐饮管理服务(北京市)有限责任公司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
-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诊疗救护组权威专家、北京呼吸疾病研究室优点
- 提起北京菜市口只知曾是刑场?这些才有看头,还住过多位丞相
- 李谷一隔空感谢《北京晚报》,追忆40年前发生的那件大事!
- 仲泊游水墨寻影《北京旧迹》之慕田峪长城
- 大学校名题字书法哪家强?
- 他是中国著名的“书坛泰斗”,有人评:书法超越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