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包容万方,和谐之都|城事| 中原( 三 )


大家也许会注意到,即使到了今天,在北京人的日常行为中,还特别注重礼数。出门在胡同口、大街上,京腔京韵的“您”常常挂在北京人的嘴上,“您早啊!”“您吃过饭了吗?”“您的身子骨还硬朗吧!”
在北京,这种和而不同的文化现象还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胡同是北京的重要文化遗产。而这份遗产却是蒙古人入主北京的产物。胡同的发音来自蒙古语“忽洞”,意思是井,因为古人在设计元大都时,胡同多依水井而建。
老北京许多胡同的名字读起来令人奇怪,用汉语无法解释,其实翻译成蒙古语就好解释了。比如,屎壳郎胡同,其蒙古语的意思是“甜水井”,说明这个胡同临近一口甜水井;墨河胡同,意为有味儿的井,说明井水有些怪味;蚂螂胡同,意思是专供牲畜饮水的井,说明附近是交通要道,拉车的牲畜常常来这里的水井饮水。
另外,北京很多公园里的湖泊都称为海,北海、中南海、什刹海……此处的海并非大海的意思,而是蒙古语里“海子”的简称,也就是湖泊、较大水面的意思。
再比如,清朝建都北京后,给北京人的服饰文化带来了影响。北京人的服饰从原来宽衣大袖的汉服改为满族人的马褂和旗袍。民国时期,马褂和中山装成了中国男人的国服,而改良后的旗袍则成了女性的国服。
另外,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它是在吸取了昆曲、秦腔等多种地方民间曲调基础上,通过徽班进京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的剧种,是典型的多种戏曲融合而又和而不同的产物。同时,北京的园林、饮食、风俗,以至于科技、建筑、艺术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外来文化影响的痕迹。
所以,北京作为我国大古都中唯一一座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的都城,在“和”这种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北京也成为“和”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北京的大量人才是外来的,大量文化遗产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土著文化,而是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外来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的产物。
(作者系河南大学教授,《百家讲坛》“六大古都”“黄河上的古都”“丝路上的古城”主讲人)
北京:包容万方,和谐之都|城事| 中原】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