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黄灯:一位二本高校老师眼中的“人生褶皱”( 二 )


这本书从龙洞出发,有邓春艳床板狭窄、没有空调的出租房,有伟福布置得极为雅致的房间,还有不愿回北方的婉丽、在漠视中长大的则良、妈妈是越南新娘的沐光……黄灯说,当一个学生站在她面前,她都会感觉到一种纵深感和历史感,自己就像透视镜一样,看到每个人身上流淌的生命史。
书中出现的100多个名字,以及得以展开描述的50多个学生与黄灯教过的4500多名学生相比,体量过于狭小。更重要的是,相比能够说出的名字,她的内心还有一个庞大的隐匿群体,他们躲在幕后,安静地站在记忆深处,或消失、或疏远、或拒绝。这种疏离让黄灯意识到,彼此在课堂的偶遇更像是一场无法言说的幻觉。那些真正的黑洞,真正的贫穷、无助、迷惘就像在一片迷雾中,让人无法看清。他们始终是黄灯最为牵念的影子。隐匿——正是多数学生最为真实的生存。
志勇是062111班的第三任班长,毕业后在一家社工机构工作三年多。性格中的敏感和自尊让他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又因为不愿意和现实妥协,生活过得很艰难。但即便这样,他也没有被生活打磨得哪怕圆滑了一点点。后来在一次通话中,他和黄灯说:“生活已被控制,生活已被金钱控制。”
这些学生中黄灯对吴志勇最为看重,他常常会让人联想到贾樟柯电影《小武》里的主人公“梁小武”。小武生长于嘈杂落败的北方小县城,游弋在社会的边缘地带,在生活的夹缝中维持着一丝生存与尊严。面对时代转型的困窘、对几近分崩离析的传统道义的无奈与坚守交织在他的身上。
在黄灯看来,以“小武”为代表的群体,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不是生存问题,而是精神困境。黄灯笔下的学生更需要面对的是房租、就业等生存压力,精神困境反而退居其次。这个社会从何时开始对年轻群体的关注从精神转移到生存,这一转换过程就是时代变化的秘密。吴志勇困惑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价值观和内心的自尊,维护一个农村孩子来到城市后内心的骄傲和尊严。黄灯目睹了他的成长,也非常理解他,他就像《红与黑》中的于连,在进入社会,面对生活暴击的时候,一个原本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开始遍尝人生的苦涩。黄灯深切关注着以吴志勇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并为他们遭受的无解人生感到忧愁。
 老师|黄灯:一位二本高校老师眼中的“人生褶皱”
文章插图
黄灯与参加“导师制”的2011级学生
黄灯在创作中一直避免受到主观情感的影响,有意识的与学生拉开距离,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但在文字间还是不免倾注自己的情感。学生在黄灯面前都毫无保留,最隐私的事情都会告诉她,师生间保持着亲密且相互信任的关系。黄灯觉得师生之间有种天然的“人伦之情”,相对而言更为纯粹。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纯记录或暴隐私,而是通过提供的信息进行思考,她希望在不伤害学生的前提下,尽量将思考和观点呈现出来,但毕竟写的都是熟人,猜出来很容易。于是黄灯尽量引导大家,比如在班级群里呼吁不要对号入座等等。学生们都表示也很理解。比如吴志勇,黄灯一直没有勇气采访他,因为自己最不愿意面对他的经历。但后来,他主动联系黄灯表示愿意接受采访,因为他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
黄灯在进行田野调查时不仅运用口述的方法,还有实地考察,比如去很多学生家里进行家访。创作上,她也有很大的遗憾。根据原本的设想,《我的二本学生》是一本架构庞大、内容丰富的书。在时间线上会横向比较70后、80后、90后中出身背景、教育经历相似的人在走向社会后的不同经历等等,最终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得不忍痛割爱很多有价值的内容。在她看来,《我的二本学生》还可以放在全世界范围中探讨当下年轻人的困境。美国的非虚构作品《乡下人的悲歌》,讲述了美国青年在成长中所面临的困境,这和中国青年的处境遥相呼应,是世界性问题。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贫富悬殊越来越大,普通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呢?这是很巨大的问题。黄灯觉得这本书在创作时纵深感挖掘得不够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在不脱离既定素材的前提下开展更广阔的想象和讨论。由于素材、写作伦理等限制,非虚构作家更像戴着镣铐跳舞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