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提起“士不遇”,我们可能绕不开屈原。而在太史公司马迁眼中,和屈原一样的,还有贾谊,因而《史记》出现了《屈原贾生列传》。作为汉代有名的仕途不顺的大才子,贾谊到底是为何获得汉文帝欣赏,却又郁郁寡欢的呢?贾谊,生于汉高祖七年(前200),洛阳人。贾谊是典型的天资聪慧,年少成名。他师从荀子的学生张苍,十八岁时便入河南郡(主要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郡守吴公门下,成为幕僚。
汉文帝登基后,由于吴公将河南郡治理得井井有条,所以汉文帝将他擢升为廷尉。升官以后的吴公依旧欣赏贾谊,因而向朝廷举荐了他。随后,贾谊见到了汉文帝。仅一次交流,汉文帝就任贾谊为博士。当年,贾谊才二十一岁,刚加冠不久,成了一众博士里最年轻的那个。
面对汉文帝,贾谊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才智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向汉文帝提出了许多建议,发表了很多自己对政治的见解。此外,由于贾谊是从地方升任的年轻人,所以他心高气傲,和都城盘根错节的世家权贵没有密切的合作关系,算是真心实意为皇帝服务的大臣。因而贾谊能在一年多内就从博士升任俸禄千石的正四品太中大夫,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文章插图
不过,贾谊吸引汉文帝的种种优点,在朝中不少老臣看来,是实打实的缺点。贾谊不与老臣站在同一方,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锋芒。因而以周勃、灌婴为首的老臣联合起来,在汉武帝面前诋毁到:“(贾谊)少年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在老臣们的逼迫下,汉文帝不得不疏远自己欣赏的贾谊,以安抚老臣。面对汉文帝的疏离,年轻的贾谊束手无策。他只能在长沙郁闷地写出《吊屈原赋》和《鵩鸟赋》。不过幸好,汉文帝只是暂时疏远他,而不是彻底忘了他。文帝七年(前173),汉文帝终于找到了调遣贾谊回京的机会,让贾谊能够再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
文章插图
为了不和灌婴等老臣产生冲突,文帝将贾谊安排在自己宠爱的儿子梁怀王身边做太傅。不过对贾谊而言,只要在京都,只要能及时向文帝上书,就已经很不错了。做梁怀王太傅的几年里,贾谊写出了《过秦论》、《论积贮疏》、《上书请封建子弟》、《上书谏王淮南诸子》、《谏铸钱书》等流传至今的论政作品。虽然和晁错这样的老臣相比,贾谊的为政观点还略为稚嫩,但毫无疑问的说,贾谊有着远超同辈的优秀。【 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一代才子贾谊,凭什么获得汉文帝赏识?】正是在旁人的衬托下,贾谊才能从一众大臣中脱颖而出,得到文帝的垂青。加上他文采斐然,一篇《过秦论》文学感染力一时无人能及,让文帝移不开眼。贾谊能从一介黔首到名垂青史,靠的正是他一时无出其右的才华。只可惜了他一生也正如李商隐所说的那样,“可怜夜半虚前席”,半生未过人即逝了。
推荐阅读
- 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是让人远离鬼神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 纯爱文推:不问三九新作,《陈年烈狗》,温馨、成长、泪水
- 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 从不问多少钱, 为何小二也从不数
- 为啥古人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不数银子?涨知识了
- 余生,不问花开几遍,只许身心平安
- 透过《尧山堂外纪》中的祭祀之事,看古代衙门的“鬼神”文化
- 英雄自有英雄情,梁山好汉各有自家故事,不问出身终成兄弟
- 小人物|水浒中的小人物,为救宋江惹上官司,结局凄惨,宋江却不闻不问
- 强者|少年偶获山海古碑,仙巫双修,镇压当世,笑傲九天,俯瞰苍生!
- 古人大侠吃完饭,为何从不问饭钱,扔下银子就走?如果不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