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盛世 , 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王朝 。而唐朝的盛世 , 则是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启的 。他的“贞观之治”时期 , 吏治清明 , 经济复苏 。百姓们安居乐业 , 处处繁荣 。李世民的治国方法 , 也是令人十分惊叹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就比如说唐太宗在贞观六年(632年)得纵囚案 , 在这一年 , 太宗下令将天牢中的390名死囚全部放回家过年 。待得来年秋后 , 再自行回京赴斩刑 。这似乎很不可思议 , 看起来也十分荒唐 。但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 而且这也是太宗的高明之举 。
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之时 , 时任大理寺丞的张蕴谷经手了一起案件 。犯人李好德因口出妖言而获罪 , 按例应处以绞刑 。但是时任大理寺丞的张蕴谷却认为 , 李好德有疯病 , 不应治罪 , 于是将其治罪 。
而张蕴谷这一放手 , 就引起了有心之人的目光 。朝中时御史权万纪见此事像太宗上奏 , 奏张蕴谷包庇人犯 。因为张蕴谷籍贯为相州 , 而人犯李好德的哥哥李厚德恰好就为相州刺史 。张蕴谷此举 , 就是在讨好李厚德 , 以便李厚德对自己相州的家人有所照顾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太宗李世民听此奏报 , 勃然大怒 , 直接下令斩杀了张蕴谷 。但太宗下令斩杀张蕴谷的时候 , 却未曾料到 , 这对当时的司法审判却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因为在《唐律》之中 , 对官员审理出现错判时 , 本就有两种“失出(过失轻判)”以及“失入(过失重判)”的处罚在 。
而过失轻判的处罚较之过失重判的处罚要轻一点 , 这样的本意是为了“明德慎罚” 。所以当时的官员们 , 在拿捏不准案件的时候 。一般都是尽量的轻判 , 避免自己受到重刑 。而这件事情的发生却给各级法官产生了一个不好的示范 。
他们都怕自己因为过失轻判而受到处罚 , 因为张蕴谷的案件在前 。所以之后的各级法官们 , 都开始了严格的 , 甚至是苛刻的按照《唐律》对犯人从重审判 。史书中是这样记载当时的情况的:
今失入无辜 , 失出更获大罪 , 是以吏各自免 , 竞就深文 , 非有教使之然 , 畏罪故耳 。(《资治通鉴》贞观十一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意思就是当年的法官都害怕自己会因为过失轻判而受到重罚 , 所以我们从当年的案件中也可以看到苗头在 。张蕴谷案件坐在的贞观四年(630年) , 全国的死刑犯人数仅29人 。而在张蕴谷被斩杀的贞观六年(632年) , 死囚人数达到了整整390人 , 翻了十多倍 。
太宗也发现了这件事情 , 并发现按照以往来看罪不至死的大多数人 , 在这一年都被判了死刑 。但太宗也明白 , 引起这样判决死刑风气的是因为张蕴谷一案 。若是直接提醒各法官判刑不要太重 , 只怕又会引起另一个极端 , 就是来年一个死刑犯都没有 。
【隋唐|李世民放390名犯人回家,约定年后回来问斩,李世民:真没想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思来想去 , 他就想到了这个纵囚的方法 。下令释放天牢中的390名犯人回家过年 , 来年秋天再赴刑场 。这样是提醒了法官 , 令他们想想为何自己判了死刑的犯人 , 会被陛下放走了 。在不批评不惩罚的情况下 , 令法官自己想明白道理 。
推荐阅读
- 隋唐演义中没有交待的十大人物结局
- “双厨狂喜”,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洛八办,你pick哪一个
- 不可思议!如来为了取经事业能顺利进行,曾经对李世民下过毒手
- 隋唐4战神不逊于李元霸,却被人忽视,最狠的能1招放倒李元霸!
- 古代快递业的里程碑:魏晋颁布《邮驿令》
- 隋唐真正好汉,并不是秦琼,以下就是隋唐当中的三个半好汉了
- 隋唐第十一条好汉,被亲妹整成残废还死于其算计,真是悲催到家了
- 隋唐第五条好汉伍云召和他的族兄,居然都被同一种动物收割了生命
- 刀妙琏墓志的出土,揭开李世民与杨广不可告人的关系,上面写了啥
- “二”为何那么牛?由孔子关羽秦琼李世民解读中国的“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