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对比明清两代翰林院制度,浅谈清朝在翰林院的三大“创新”( 二 )


始亦沿承政名,后各置大学士一人,掌院事。直到清军入关,顺治元年成立翰林院。因为最初供职于翰林院的大多是汉臣,这和一些满洲勋贵的利益相冲突,所以在顺治二年六月,顺治迫于压力,撤销了翰林院,翰林院人员又归内三院管理。到了顺势十五年,顺治裁内三院,复设翰林院。但是,为了平衡满汉大臣,翰林院设置满汉掌院学士各一人,其他的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也都是满汉各二人。
 创新|对比明清两代翰林院制度,浅谈清朝在翰林院的三大“创新”
文章插图
但是,顺治十八年,顺治又重蹈覆辙,撤掉了翰林院,恢复了内三院。这期间,满汉文化冲突严重,满汉文臣也存在这非常剧烈的碰撞。直到康熙九年,康熙决定以原来的内三院为班底,重设翰林院,并成立内阁。《清圣祖实录》卷33记载:
命改内三院为内阁,其大学士、学士官衔,及设立翰林院衙门等官,俱著察顺治十五年例议奏。康熙复立翰林院的背景复杂,因为登基之初,一直受四大辅政大臣钳制。直到康熙八年,康熙擒鳌拜之后,康熙开始筹划大权独揽,次年,康熙借复立翰林院的机会,成立内阁,以内阁来对抗清朝传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从康熙复立翰林院之后,清朝翰林院才步入正常发展,逐渐盛极一时,对此后的清朝,影响很大。
创新|对比明清两代翰林院制度,浅谈清朝在翰林院的三大“创新”
 创新|对比明清两代翰林院制度,浅谈清朝在翰林院的三大“创新”
文章插图
综上所述,清朝的翰林院成立是十分坎坷的,最初在满汉斗争中几度被撤销,而后又因政治斗争被康熙重新复立,此后才步入正常轨道。
3.明清两代翰林院的相同之处在文化上,翰林院本是文学词臣的聚集之地,也是朝廷重要国史、文化著作的诞生之所。在其核心文化作用上,明清两代大致相同。
在政治上,在清朝军机处成立之前,清朝的内阁是政治中枢机构之一,和明朝一样,内阁大学士几乎都出自翰林院,有“宰相”之称,因此,清朝的翰林院,最初也是“储相”之地。由此看来,明清两代的翰林院似乎非常相似。
在职能上,明清两代翰林院皆有编纂文史、稽查档案、主持科举、整理奏章等功能,并且,在翰林院的人员建制方面,也都大同小异。例如,明朝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效仿宋朝制度,设立文华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殿阁大学士。清朝时期,基本沿用了这样的方式,例如,清朝张英为文华殿大学士,陈廷敬曾为文渊阁大学士等。
 创新|对比明清两代翰林院制度,浅谈清朝在翰林院的三大“创新”
文章插图
虽然,明清两代翰林院大体相同,甚至可以说一脉相承,但是,仔细对比而来,清朝在翰林院制度上,至少有三点“创新”。这三点“创新”对清朝的政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我们就一一来详述。
创新(一):对“经筵日讲”的空前重视经筵日讲制度并不是清朝的创新,清朝创新的是对这一制度的空前重视。经筵的意思是为帝王讲经论史,在理论上辅佐帝王执政。是帝王的教育制度之一,唐朝时期就有这一制度,宋、明两代沿袭,清朝最为重视。
谁来负责给帝王来讲课呢,黄佐在《翰林记·开经筵》中记载:
经筵官有知经筵事、同知经筵事,讲官推举,皆出内阁翰林。也就是说,给皇帝讲课的人必须是饱学之士,而当时的饱学之士都集中在一个地方,那就是翰林院。明朝时期,也有过经筵日讲,但《清圣祖实录》评价明朝的经筵是:
人主惟端拱而听,默无一言。如此虽人主不谙文义,臣下亦无由而知之。
 创新|对比明清两代翰林院制度,浅谈清朝在翰林院的三大“创新”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明朝的经筵制度,都流于形式,而清朝则大不相同,因为他们是来真的。
在顺治二年,汉臣洪承畴等人就上书顺治,提议要聘请满汉翰林学子为顺治倾授“圣学王道”,让年幼的顺治接受治国教育。《清圣祖实录》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