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翰林院在中国历史上是较为特殊的机构,它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官僚结构,同时,它带有极其鲜明的儒家文化色彩。西汉的杨雄的《长杨赋》中曾云:
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这是“翰林”二字的最早出处,本意为:文翰如林,有才学之人荟萃如斯。
公元738年,唐玄宗李隆基建立翰林院,翰林院学士逐渐取代了中书舍人的位置,成为为皇帝起草各种敕令和圣旨的主要机构。宋朝时,翰林院的位置日渐重要,也有部分宰相出自翰林院,例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蔡京等,在当时,翰林院已经成为培养宰辅的渠道之一。
文章插图
到了明朝,特别是在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以后,翰林院的政治作用凸显,明英宗之后,官场流行一句话,叫“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翰林院的高门槛、大前途。
到了清朝初年,尤其是在雍正建立“军机处”之前,翰林院在清朝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比明清两代翰林院的制度,来浅谈清朝在翰林院的三大“创新”。
明清两代翰林院简述1.明朝翰林院:从词臣到储相之地明朝翰林院的成立较早,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前一年(吴元年,公元1367年),在南京已经开始筹建翰林院。最初名为“翰林国史院”,第二年,明朝建立,改名为“翰林院”,其最高官职为翰林学士(正三品)。以下还有侍讲学士(正四品)、修撰(正六品)、编修(正七品)等职。在建文、永乐等不同时期,翰林院的人员建制和官员品级有所改变,但大同小异。
当时翰林院的主要职能有五点:
其一,编修国史、实录和全国地理、水文等书籍。
其二,协助六部制定法令、礼乐等制度。
其三,给皇家讲解经史等传统典籍。
其四,帮助皇帝草拟敕令、诏书。
第五,协助主持全国乡试、会试、殿试等。
另外,翰林院还要做大量的奏折、文书的誊抄、归档事物。
洪武十三年,因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大权独揽后,因精力有限,翰林院开始分担一部分政治职能。据《明太祖实录》卷139记载:
命法司论囚,拟律奏闻,从翰林院、给事中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会议平允,然后覆奏论决。从这以后,翰林院学士开始参政。
到了明成祖朱棣登基后,为了应对繁杂的政务,朱棣成立了“内阁”,第一批内阁大臣一共有七人,都来自翰林院,据《明经世文编》所载:
太宗皇帝入继大统,首摧翰林编修,初建内阁于奉天门内,简任翰林之臣七人其中,所职代言,属时更新,凡制诰命令诫救之文日移,而礼典庶政之议,及事之关机密者,咸属焉。”
文章插图
这里提到,朱棣登基后,对翰林院的七人非常重用,所有的诏令、礼典,政务等涉及机密的事情,都会让这七人来处理。从此之后,翰林院大臣入内阁的惯例形成。特别是到了明英宗之后,形成了“无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从宣德年间的“三杨”开始,再到明朝中后期的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明朝翰林院为内阁提供了大量的政治人才。翰林院庶吉士等职成了朝廷的储备宰相。翰林院已经不再是明朝之前的文学侍臣的代名词,而成了炙手可热的政治机构。《明史·选举制》对这个时候的翰林院评价为:
翰林之盛,则前代所绝无也。2.清朝翰林院:生而坎坷,渐而盛极清朝建立后,继承了明朝大部分的政治制度,但是,翰林院的设立时间较晚(顺治元年)。在此之前,皇太极于天聪三年,设立了文馆。光绪年间所著的《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
天聪三年,设文馆于盛京。当时的“文馆”,并非是文人聚集之所,而是招纳和安置汉臣的主要机构。到了天聪十年,文馆的人员越来越多,改文馆为 “内三院”,内三院包括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三院的成立,颇有翰林院的雏形,因为内三院设置了“大学士”一职。《清史稿·职官志》云:
推荐阅读
- 翰墨争晖 丹青焕彩 兰州市博物馆“高台县博物馆馆藏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开展
- 兰州市博物馆联袂高台县博物馆举办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
- 明清机构之都察院:劝谏皇帝只是一个笑话,全方位无死角监察百官
- 王冬龄与刘洪彪的书法,到底是“丑书”还是创新?
- 文史明清时期的讼师,为何都是“恶讼师”
- 兰州市博物馆“携手”高台县博物馆举办明清书画精品交流展
- 传承创新,重扬平定砂器美名
- 【青博微课堂】《千古清风:馆藏明清松竹梅作品展》展品赏析
- 建盏匠人孙福昆:连接古今审美习惯,勇于创新适合的建盏茶器
- 泰山学院教师作品获第五届中国国际时装设计创新作品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