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有人提出问题:诗示七律,是名副其实还是张冠李戴,能作“灵感”示范律诗吗?
《七律.咏凡人》
眼泛精光轮违逆,心如铁锁护尊卑。
仙魔不解风情曲,世态何须鬼蜮催。
诺诺千金终改趣,唯唯寸缕渐无晖。
呜呼病语隆中叹,故作恩仇乱紫薇。
既蒙相问,就说几句。
这首诗关键的问题并不是格律,而是辞藻堆砌,主旨不明。虽然标题是《咏凡人》,但是谁咏?因何而咏?从头看到尾,除了一些伪古风专用词的搭建之外,连诗意走向的正常逻辑都无法看出来。
不要自称“诗家语”,这不是诗家语。就算是写一篇白话文,这样乱七八糟的,别人同样没办法阅读理解。抓不住中心思想的内容,老师会给不及格,而我们作为读者,自然兴趣缺乏,直接跳过。
文章插图
诗是什么?诗是韵文。
押韵是格律的事情,更重要的终归是一篇“文”。文章是用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作用是为了让读者产生共情,也就是建立诗人和读者之间的交流。
为什么唐诗最好?因为它是做减法,在保留了文艺修辞的情况下将事情、感情说得明白,并散发悠远。即使到了李商隐时期,部分诗歌进入朦胧派,但是白居易的香山体因为简单明白,毫无争议地占据了诗歌传播的上风。
可以朦胧,但是你终归是为了让别人理解才把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变成文字。
这首诗里面有相当多的生造词,也可能是我们不理解的新的玄幻词或者网络词?“眼泛精光轮违逆,”“眼泛精光”我知道是什么意思,“违逆”我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轮”字写在这里什么意思呢?“精光轮”是什么东西?“轮违逆”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也许作者有自己的解释,但是读者不能理解,这就是错误的。一样东西要得到认同,总得大部分人觉得有道理才行吧。
“呜呼病语隆中叹,故作恩仇乱紫薇。”这都是病句,好像很高深地用典,但其实不知所谓。
其他句子就不分析了。都差不多,反正就不好好说话。我们平时说诗就是不好好说话,是指我们在用诗歌表达感情的时候会用到多种表达方式,而并不是把话给说结巴。
再来看它够不够格自题“七律”。
文章插图
我们首先要知道,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所以七律必须严格遵守平仄格律,否则就是古体诗,也称古风。在格律诗标准还不很严格的初、盛唐,诗人写了不合格律的诗,自称“七绝”、“七律”是可以理解的,那是因为当时规则还不完整,一切还在调整和变化。
但是到了千年之后,还写出律的格律诗,就不应该了。
注意,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写得合格律。合了就是,不合就不是格律诗,就是这么简单。
也并没有好坏之分,格律只是诗体的区别,无关好坏。
像这首诗,如果是格律诗,那就是首不好的格律诗。如果不是格律诗,那就是首不好的古体诗。
文章插图
格律诗的规则,无非平仄格式、押韵、对仗三事。
从对仗来说,这首诗的颈联是对仗的。“诺诺千金终改趣,唯唯寸缕渐无晖。”我们不管它意思是什么,对仗是过关的。
从押韵来说,因为他没有标是用什么韵。我们从平水韵来看,“卑”是“四支”部,“催”是“十灰”部,而“晖”和“薇”是“五微”部,所以从平水韵来看,这首诗并不押韵。那么从新韵来看呢?这四个字都属于“五微”部,又是押韵的了。
因为没有标注,那么我们就当他是新韵写格律诗,也过关。
推荐阅读
- 国学女大师蒙曼,实力到底怎样一首幼儿园的古诗让其打回原形
-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比《古诗十九首》更深情的是《饮马长城窟行》
- 此人发明了一个汉字,被未婚女性谩骂了3年,如今人人都在用
- 与其随波逐流,不如创造主流丨专访沉浸式戏剧《迴家》监制陈皆理
- 古诗词中常见的70个文化典故,帮孩子读懂诗词名句!
- 70年代罕见的老照片:胸前佩戴大红花是荣耀的象征,老师在课堂教授古诗
- 看看古代都有哪些黑科技,这些古人的智慧结晶,今人也未必能做到
-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 古诗词文赏析之宋词《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蒋氏女
- 慈禧作了1首诗,最后1句家喻户晓,如今人们都会挂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