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中轴线,一部中国史,7.8公里的距离汇聚了北京城的建筑精髓,中轴线的魅力,需慢慢欣赏、细细品味,让我们游于画中一同感受京城的建筑与人文之美 ▼
“中轴突出、两翼对称”,这是北京城市建设的最大特色。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城市中轴线,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中轴线与北京历史文化密不可分,不仅是一条建筑景观带,更是一条历史文化传承带。
(以下画家及作品由东城美术家协会推荐)
(请横屏欣赏)
文章插图
俯视北京,可以清晰感受到京城建筑布局之美。整个北京城呈“凸”字形布局,分为内城和外城,城市规划方正,如棋盘般规整有序。中轴线就是横亘城中的传奇“脊梁”,它将千门万户组合成一个整体,将左右对称的建筑群连在一起。在中轴线上,既有元、明、清时期的坛庙、宫殿等皇家建筑,也有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近现代建筑。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中轴线上的这14处申遗点是北京建筑的精华点萃,承载了古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美术家们用画笔勾勒出中轴线的壮美,也描绘出周边建筑景观、自然景观与人居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画卷。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永定门位于中轴线的最南端,是老北京城的外城南大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的永定门城楼的形制和内城城门相仿,采用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样式,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古韵悠然。2004年永定门城楼复建,昔日城楼之美得以重现。“东风十万家,画楼春日长。”空中飞舞的纸鸢,两侧新发芽的枝叶,为春日的永定门增添了几分柔美。寓意“永远安定”的永定门,在人们的期盼下重焕生机。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又经明、清两朝增建、改建,至今已有600年。作为昔日皇家祭天祈谷场,天坛建筑壮美恢宏,寄予着天人合一、风调雨顺的美好期盼。建筑布局呈“回”字形,两层围墙将整体分为内坛、外坛。和北京城的布局类似,内坛也有属于自己的一条“中轴线”,祈年殿、皇乾殿、圜丘坛、皇穹宇等建筑集中于中轴线的南北两端。
栉风沐雨,经十甲子,悠悠岁月,躬逢盛世。如今作为市民公园的天坛依旧庄重肃穆,人们在这里尽情沐浴暖阳,感受着历史文化的深沉积淀。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正阳门,俗称“前门楼子”,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站在正阳门牌楼前看箭楼,中轴线内城门楼的端庄与大气一览无余。
文章插图
北至正阳门、前门东大街,南至珠市口西大街,东西覆盖前门东区、西区,是前门地区的京味文化聚集地,是北京传统建筑文化、商贾文化、会馆文化、梨园文化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的特色街区。在“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带”中,百年天街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遍布各处,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尽显。文化商业新业态的引入,提升了居民和游客的现代消费体验,“传统文化体验消费街区”的人文魅力不断彰显。
推荐阅读
- 五代十国最后的赢家:美食因他而为流传古今,拳法因他而盛名中外!
- 古今帝王中,论宽仁,宋仁宗首屈一指
- 周深:一曲《画绢》穿越古今寄相思
- 建盏匠人孙福昆:连接古今审美习惯,勇于创新适合的建盏茶器
- 25位古今历史人物精彩评论!掌握了不愁演讲没话说!
- 撒娇女人最好命?从福晋到皇后,四爷独宠小娇妻,古今两世欢
- 他是二桃杀三士的总导演 古今无人谴责
- 此人一言震撼古今,堪称古代“第一色”,只因一事让无数女子心悦
- 他长相奇丑,却深受女子喜爱,一首七绝唐诗唯美伤感,冠绝古今!
- 南怀瑾:六度,是6个修行的方向,成就一个,其他就贯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