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烂|《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作者投书澎湃:通俗表达就是不严肃?

【编者按】近日,哲学学者韩东屏一篇题为《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批判》的文章引发舆论争议。本文为当事人韩东屏投稿,澎湃新闻予以刊登仅供读者参考,不代表澎湃赞同其看法。
近日,我发表在今年10月《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上的论文《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道德形而上学>批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许多人对文章标题中的“很烂”进行抨击,并且多是非说理性的。12月19日,澎湃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再次引起了舆论的关注,本人也关注到了网络上的评论,对此我作以下回应。
那些批评我写专业论文不使用严肃表达的人,我的论文中使用的“通俗的表达”究竟占全文表达的多少?不就是题目中的一个“很烂”吗?而题目不算符号是18个字,此词仅占题目的1/9。根据这个事实,最多只能比喻为“有一缕头发有点乱”。再说,我论文的副标题已用专业表达把此文的主旨说得非常清楚了,即“《道德形而上学原理》批判”。可为什么有些人只盯着“很烂”二字来发挥自己的想象?“通俗的表达”就是“不严肃”的吗?试问哪个思想家在他的著述中没有用过通俗的表达?
所谓“惯例”就是众人习惯或习俗,不合惯例无关道德不道德,犹如中秋节未按习俗吃月饼不会受道德谴责一样。所以未按学界的表达惯例表达,也是道德允许的自由。再说习俗也不见得都是对的,也从来没有不变的习俗或惯例。而将“很烂”的通俗语言用于论文标题,就是一种与惯例不同的创新尝试。另外,之所以选用“很烂”一词,是要替代“问题很多很大”的不简明的学语表述,谁能用两个字为我提供一个有此含义的学语表述吗?而所谓用俗话“只能引起些无意义的口水”则是太过自信的武断。澎湃新闻在12月19日的报道中提到,10月21日我曾受邀和吉林大学哲学系的学生就这篇文章进行了线上探讨。那次讨论我和学生代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也有学生表达了不同意见,我都作了回应,最后大家还是肯定了我的标题。这难道不是对“哲学探究”的推进?既然文章有此反响,也就不会产生有些人所说的带来“自我矮化”的效果。
有人评论,我不用这个“很烂”,对我观点有兴趣的同行,自然会理性写文章交流;我用上“很烂”,情绪会触发情绪,真正理性的人,恐怕都会懒得和他讨论了。我想说,首先,一个文章题目中的一个通俗词语就能表明整个文章都不是理性说理,而是情绪化的吗?这是什么推理逻辑?再说俗语就必含情绪吗?请问“这事没整好”的俗语有什么情绪?何况,情绪还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我当时若真有情绪,外人又如何知道是一种什么情绪?还有,学术史上,有谁曾就思想家著述中的俗语来探究他的情绪?所以,用情绪化来说事是没有任何正经意义的。退一步讲,如果其他想讨论此话题的人是效法我,那也应该是学我用俗语跟我进行学术讨论,怎么能得出他们“懒得讨论”这样的结论呢?
提请注意基本事实,我批评的不是康德,也不是康德的所有理论,而只是他的伦理学。如是,又怎么能得出“我把康德批评的一钱不值”的结论呢?
很烂|《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作者投书澎湃:通俗表达就是不严肃?】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