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大家好,我们的邦德侃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喇平,其意或许为少数民族的语言音译而来,自有史记载以来皆用此名。元代有时也称之为“那平”。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这个如今默默无闻的小村庄,现隶属于乌当下坝,有文字记载算起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宋元明清在喇平设立土司衙门的时间也有500多年历史。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在喇平村委会所在地,有明代土司衙门遗址保存至今以及明清古建筑,村边土地庙对面还有一块贡院“万民沾恩碑”。离喇平不远的下坝镇尚有“贡院”旧址。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下坝喇平宣抚司始建于南宋绍兴23年,宋锡华任第一任长官,到清康熙22年“改土归流”。由宋锡华开始,其喇平宣抚司宣抚使按照嫡长子继承者,往下皆有宋锡华后裔嫡长子承袭。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水东宋氏几百年土司首领承袭大体皆按嫡长子继承,如有嫡长子年少不能理事,则由其母代袭土司职责。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多子夺位而引起内乱。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自宋锡华始,结束于宋广廉。关于清康熙年间朝廷决“追缴印信”,取消喇平土司世袭,一说是“承袭无人”;一说是朝廷以奏请承袭宣抚始的文书用词不当。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清廷已经决议在喇平实施改土归流,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成为撤废土司的理由。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现土司衙门遗址上的三间老房,虽然已经荒废多日,并不是当年的喇平土司衙门建筑,而是解放后重新修建的普通民房。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原先的宋氏土司衙门,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已被何二王(何得胜)的黄号军纵火烧毁,现在的房屋是后来修建的。如今,能够证实此处曾经是喇平土司衙门旧址的:一是大门前面的石阶梯, 共5级,每级长320厘米,高28厘米。而普通民居大门前的石阶梯一般每一-级的高度都在15厘米左右。二是石阶梯两旁的石护栏及护栏上所刻的石鼓,有“击鼓升堂”之象征。而普通民居的石阶梯两旁都没有护栏,更不会有“石鼓”。三是从遗址屋基的布局明显看出,原土司衙门建筑的规模较大,建筑面积约500余平方米,而且有两道朝门。四是院子里所铺方形石块均在几条平行线上,纵向的中间一条平行线正对着士司衙门的中央,这在农村普通民居建筑中是大忌讳,唯有公堂或庙宇,才能如此布局。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时至今日,其宋氏后裔依然留存喇平宣抚司最后一任土司官帽匣以及一幅“桂林山水”扇面水墨画。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走进喇平村,除了土司衙门遗址、万民沾恩碑,也还有部分民国时期甚或晚清时期的古民居,青石墙基等。也留存部分上世纪60─70年代的标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是了解乌当地方行政沿革的重要实物参考。
 宣抚司|乌当喇平宣抚司遗址,水东七司八印之首
文章插图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