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古人为什么不吃猫肉?李时珍说:有一种情况千万别吃

“司徒北平王家,猫有生子同日者,其一死焉。有二子饮于死母,母且死,其鸣咿咿。其一方乳其子,若闻之,起而若听之,走而若救之。衔其一置于其栖,又往如之,反而乳之,若其子然。”
 古人|古人为什么不吃猫肉?李时珍说:有一种情况千万别吃
文章插图
这是韩愈在《猫相乳》里记载的一件事。中唐名将、北平王马燧家里养了几只猫,有两只在同一天产崽, 可是有一只母猫死了,另一只母猫就把两只无助的小猫崽叼过去,养育它们。
猫儿被人驯养的历史很悠久。《礼记·郊特牲》记载,周代的腊日祭祀有八种,猫和虎排在第五,《礼记正义》中解释说,“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迎其神也。”
后来猫慢慢被人驯养,大多还是为了抓老鼠,但养尊处优的宠物猫在唐宋时期就有记载了,其中颇有一些不会抓老鼠,和如今的宠物猫并无二致。
在我大吃货帝国,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上餐桌的。猫肉在南方某地区也有人吃,据说味道不甚好,但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
吃猫肉的人毕竟少,在古代更少。
猫的药用价值
古人认为,猫是狸的一种。《说文解字》里说,“猫,狸属。从豸苗声”。至于为什么是苗字旁,因为猫最初是被用来消灭田鼠、保护庄稼的。如《正字通》引用北宋学者陆佃的话说,“鼠害苗,猫能捕鼠,故字从苗。”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金陵本)》里说,猫即“家狸”,“捕鼠小兽也,处处畜之。有黄、黑、白、驳数色,狸身而虎面,柔毛而利齿……”描述很生动。
猫当然也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提到,猫的头骨很有用,可以治疗“鳖瘕”,即人的肚子里长的一种类似瘤子的东西;还可医治多痰发喘、痈疮等疾病。
 古人|古人为什么不吃猫肉?李时珍说:有一种情况千万别吃
文章插图
猫肝能够治疗“劳瘵(zhài)”,即肺结核病。猫肉“甘、酸,温,无毒。主治劳疰、鼠、蛊毒。”劳疰(zhù)也是肺结核。
明代医学家张介宾的《景岳全书》也记载,“若自幼时食猫肉者,则毒不能为害。”意思是,一个人从小吃猫肉的话,可以百毒不侵。当然,这应该是夸大了。
总的来说,猫肉的药用价值看起来还不错。但古代医书没提到猫肉有什么滋补功效。
 古人|古人为什么不吃猫肉?李时珍说:有一种情况千万别吃
文章插图
古人很少吃猫肉
猫在上古时代被用来保护庄稼,人们还为它和老虎举行祭礼,驯养后的家猫也是老鼠的克星,非常重要。而且猫很有灵性,所以有人说,古人很少吃猫肉可能和迷信有关,人们对猫怀有敬畏之心。
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周朝及以前,人们也许认为吃猫肉不好,后来就无所顾忌了。没有什么比吃更重要。
古人不怎么吃猫肉的原因很简单,猫肉不算美味。虽说古人把猫和狸笼统归为一类,但人们试着一吃,发现狸肉好吃,而猫肉的味道不好,所以没什么人吃猫肉。(古人说的狸也叫野猫,据考证其实是貉。)
 古人|古人为什么不吃猫肉?李时珍说:有一种情况千万别吃
文章插图
李时珍《本草纲目》里的一句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狸肉入食,猫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古人|古人为什么不吃猫肉?李时珍说:有一种情况千万别吃】再往前,元代的养生著作《饮食须知》里也写道,“家猫肉味甘酸,性温,肉味不佳,亦不入食品。”这说明古人很早就尝试着吃猫肉,但其肉味不佳,没有成为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对猫而言,这实在幸运。
 古人|古人为什么不吃猫肉?李时珍说:有一种情况千万别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