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韩国公州百济国都城遗址,考古专家挖出一片微不足道的残瓦。当专家抹去残瓦上的泥土时,上面露出的“大通”这两个字,却令韩国专家们大为惊讶。区区“大通”这两个字,到底有什么魔力令人震惊?其实,在这两个字的背后,不仅隐藏着一段中国南北朝的历史,更反映出乱世中国也强大的可怕!
文章插图
朝鲜半岛高丽王朝时期,僧侣一然(公元1206-1289年)编写的《三国遗事》中,记载了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三国乱战时,半岛上所发生的一些事情。由于一然是僧侣,主要讲述佛教神迹,因此《三国遗事》一直被当成野史看待。然而,就是这么一本不被人看重的野史,却解释了残瓦上的“大通”二字。所谓“大通元年”,其实就是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的年号。从这句记载可知,韩国考古专家挖出的残瓦,是当年百济国王在首都熊津城,为梁武帝建立的一个寺庙。因为梁武帝大通年号,于是百济国王就将寺庙命名为“大通寺”。众所周知,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可谓古今第一“佛学皇帝”,信教之深令人震惊,甚至主动投身寺庙,让朝廷大臣拿钱去赎他。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的盛景。
文章插图
百济在朝鲜半岛,南朝梁国在中国江南,双方相隔数千里且陆路不通,为何百济国王要为梁武帝建一座寺庙?原来,这背后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中华文明辉煌史。众所周知,自黄巾起义开始到隋唐建立,中国一直处于乱世之中,先后经历董卓之乱、三国争霸、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等,让这个古老的民族历经沧桑。更为重要的是,南北朝对峙期间,除了少数时期,多数时候北朝要强于南朝,但在周边国家眼里,不仅认为南朝才是正统,而且认为南朝更具魅力。475年,南朝宋衰落,高句丽趁机攻陷百济首都汉城,于是百济南撤以熊津城为都城。为了对抗高句丽,百济非常重视与南朝、日本、新罗的联系,尽管南朝根本不可能派兵帮助。如果仅此而已,只能说百济寻找外交支持而重视南朝,那么为梁武帝建一座寺庙,好像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然而百济国王扶余明襛的父亲武宁王,他身上的事迹充分说明了南朝对百济的影响力超出人们想象。
文章插图
武宁王时期,百济多次大败高句丽,但武宁王与南朝关系,不仅没有放松,反而进一步紧密。考古武宁王陵墓,可以明显的看到两个信号:陵墓内部,整体采用南朝砖室墓的风格。如果不是百济王族对南朝仰慕到了极点,肯定不会在死后这么做。武宁王的墓志铭上,开头不是说百济国王,而是先说梁武帝所赐将军号,再提百济国王的身份。可见在百济眼里,南朝将军称号比百济国王称号更尊贵。武宁王死后,百济国王扶余明襛继位,第二年就获得梁武帝的册封,即“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绥东将军,百济王”。注意这里的“册封”用词,仿佛百济是南朝梁的藩属,国王不被册封就得位不是名正言顺一般。可见,百济国王扶余明襛为梁武帝建寺庙,反映出当时南朝文化在国际上的强大影响力,可以用无以伦比来说明,这显然颠覆了传统认知。
文章插图
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南朝北朝都是中国,而北朝临近高句丽,双方矛盾不少,为何更靠近北朝的百济,不巴结北朝而巴结南朝呢?其实,固然有梁武帝时期军事强盛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南朝文化上的强大,让周围国家都拜服,甚至北朝皇帝自身都不自信,认为南朝才是华夏正统所在。王猛是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然而王猛临终之前却说“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认为东晋才是华夏正统。隋朝统一天下之后,隋文帝认为北周音乐是“戎音”,而认为南朝音乐才是“雅曲”、“正乐”。总之,北朝虽然武力强大,让不少小国敬畏,但在文化上北朝却远不如南朝,很多小国都以学习南朝为荣,上述所讲的百济,只是其中一道风景线而已。可见,乱世中国也强大的可怕,只是这种强大,不只是武力上的强大,更是文化上的强大,让人不由自主的神往。
推荐阅读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贤臣还是佞贼?五个历史瞬间看《后汉书》作者范晔!
- 盘点《雍正王朝》中不符合历史事实的8位角色,弘历错的最离谱
- 《认识自我》:今天的“自我”源自于历史的塑造和推动
- 朱厚烨墓出土一件金簪,却震撼了考古界,专家:金簪上的天上人间
- 历史文化专家潜心40年编撰千年古灵渠研究手稿发布
- 惠州记者书写惠州古城故事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成语故事:牛角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