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我觉得艺术是没有正和偏的,艺术只有真与伪,深和浅

沃兴华答网友问题汇编
中国书法艺术正处在重大的历史发展时期,目前的状况是理论研究落后于创作实践,以至于面对新的作品常常出现“失语”的状况。书法江湖论坛将关心中国书法发展的网友聚集起来,讨论有关书法创新的学术问题,是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我们的这种交流能不断的继续的深入下去。谢谢大家。
网友:请问您在对“名作”“释读”的时候您有没有把握不到的成分,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或意识到自己把握不住,或有些成分是您有意要避开它或抛弃它?能否解释得具体一点,我很在意您的解释,在这里好象只有您的解释才能作为我学习的规范。哈,见笑!
 意义|我觉得艺术是没有正和偏的,艺术只有真与伪,深和浅
文章插图
沃兴华:对于名作,没兴趣的我不会去释读,释读的动力来自兴趣,是否有兴趣取决于名作与我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是否有关,关系越密切的兴趣越大。世界上没有一门科学能够研究全部实在,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选择方式,都致力于找出那些值得加以说明的东西或有助于说明那些值得加以说明的东西,基于这些认识,我不在乎名作的本来意义,只关注它对我的意义。
现代物理学在描述光的时候,有波粒二象之说:光有时类似波,有时类似粒子,不同的观察手段得到不同的结果,但是,人们不能同时观察波和粒子,于是提出一种“测不准原理”,认为同时具有精确位置和精确速度的概念在自然界是没有意义的,对一个可观测量的精确测量会带来测量另一个量时相当大的测不准性。这个理论告诉我们,我们任何时候对世界的观察,都必然是顾此失彼的,用中国的古人老话来说:“目不能二视而明”。我的对名作的释读只能如此。
网友:另我发现您的有些行书斗方,布局留有大片的空白,您是怎样理解的?谢!
沃兴华:留大空白是为了强化疏密对比,这是避免章法琐碎的最有效的方法。多字数的斗方行数一多,非如此不可。
网友:另您用笔多走“腹毫”,吃纸较深,逆势多于顺势(“释读”“名作”时通常不能“复原”,创作时很个性化),因而笔线给我的感受除了质朴外,又显得“莽撞”,您是怎样认识的?其中有没有习气?希望您不掩饰也不保留地谈谈!谢!
沃兴华:“吃纸深,逆势多于顺势”,那是碑学的运笔方法,效果是线条的苍茫深厚。
至于多走“腹毫”(我称之为辅毫),我的认识是这样的:用笔贵用锋,笔锋分两部分,中间长毫为笔柱,四周短毫为辅毫,笔柱解决点画的骨力问题,因此写字要强调中锋。辅毫出变化,用笔稍微一偏侧,辅毫着纸,就会使点画出现多种不同的造型,因此写字也不能忽视侧锋。最好的用笔方法是两者兼备,综合使用。但是明以后的贴学而片面强调笔笔中锋,只用笔柱,不用辅毫,结果只有董其昌等少数几个人写出一种非常清纯的效果,大部分贴学末流的作品都是点画没有变化,千篇一律。用笔太纯粹(或者说太单一)是贴学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今天,强调形式构成,就要强调对比关系,就要强调点画造型的丰富性,就要强调用辅毫(腹毫)。
“习气”是指创作方法的雷同和程式化,多用辅毫,增加点画线条的造型变化,正是为了避免“习气”。
“莽撞”或许有,但是为了强调视觉效果,这不算什么。甚至是一种刻意追求。当然,通篇要协调。“要大胆,要大胆,但是不可太大胆”,这是前人的经验之谈。
网友:
用构成的方法来组织书法(包括中国画、篆刻)的点线组合、章法关系其前路是看得见的,看看吴冠中的东西就知道其中的浅薄了。
沃兴华:我很敬佩吴冠中先生。十多年前,一位画家对我说:“吴先生的线条不高级,但是极会用线”。后来我仔细琢磨,觉得那位画家的意思是说:吴先生的线条的传统内涵不多,但是线条的组合关系极好。用线的方法和线的内涵是两回事,我们借鉴的吴先生的用线方法,也就是用构成的方法来组织书法作品中的多种造型元素,这将会给作品带来新的图视,新的视觉效果。它与浅薄是毫无必然联系的,只要我们不否定点画线条的传统内涵。吴先生在:《笔墨等于零》等书中说:“脱离了具体点画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又说“价值原于手法运用中之整体效益,威尼斯画家味洛内则曾指着泥泞的人行道说,我可以用着泥土色调表现出一个金发少女,他道出了色彩运用的相对性,色彩效果诞生于色与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孤立的色无所谓优劣,则品评孤立的笔墨,同样是没有意义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