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咬定“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发展战略,百姓心中“看中医去龙华”好口碑这样练成


医院|咬定“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发展战略,百姓心中“看中医去龙华”好口碑这样练成文章插图
杏林春暖 , 薪火递传 , 甲子恒昌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迎来建院60周年 。
行远自迩 , 笃行不怠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自1960年建院以来 , 始终在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的指引下 , 伴随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而发展 , 始终与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 一甲子的办院历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
回顾60年 , 龙华医院始终坚持“名医、名科、名院、名药”的发展战略 , 坚持走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道路 , 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全国著名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上海市三级甲等医院 , 在百姓心中更是形成“看中医去龙华医院”的好口碑 , 年门急诊人次405万余 , 年出院人次6.3万余 。
近年来 , 龙华医院更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为抓手 , 加强党建引领创新医院治理 , 全面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 , 不断提升服务能级 , 不断增进百姓就医的获得感 。
“名中医效应” , 带动辉煌发展一甲子
好医院 , 因名医云集而受百姓青睐 , 龙华医院自建院之初就重视名老中医学术传承 , 因这记录着中医群体的学术思想、人文情怀 , 为医院发展注入持续的学术支撑和精神动力 。
医院|咬定“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发展战略,百姓心中“看中医去龙华”好口碑这样练成文章插图
时光拨回1960年7月 , 龙华医院建立之时起就是沪上中医药名医的集聚地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就闻名上海滩的中医学家黄文东、中医伤科名家石筱山、中医外科名家顾伯华、针灸学家陆瘦燕、中医儿科名家徐仲才、中医内科名家丁济民、中医妇科名家陈大年、中医眼科名家范新孚都在龙华医院出诊 , 他们也被尊称为龙华医院的“建院八老” 。
也是从那时起 , 龙华医院就以“师徒结对”模式选拨优秀青中年医师跟师学习 。 这样的模式对名老中医理论渊源的追溯、人文修养的习得都大有裨益 。 至今 , “建院八老”的徒辈们已成为上海乃至全国中医药界领风骚的人物 。
比如 , 龙华医院顾氏外科疗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龙华医院建院元老之一的顾伯华教授就是顾氏外科最杰出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 又是现代中医外科学奠基人 。 顾伯华教授不仅创建了龙华医院中医外科 , 更培养出5位上海名中医(陆德铭、马绍尧、唐汉钧、朱培庭、陆金根) , 创下“1位名中医培养出5位名中医”的佳话 。
自20世纪80年代起 , 顾氏外科被列为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 以及卫生部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外科协作组牵头单位)、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等 , 确立了顾氏外科在现代中医外科领域学术界的领军地位 。 经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 , 顾氏外科流派博采各家之长 , 不断创新拓展 , 逐步形成了疮疡、皮肤、肛肠、乳腺、急腹症等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中医外科学术体系 。
医院|咬定“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发展战略,百姓心中“看中医去龙华”好口碑这样练成文章插图
新中国成立后 , 高等中医教育兴起 , 院校教育成为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 鉴于中医学的特殊性 , 尤重临床心悟、实践 , 有学者倡导院校教育模式与师徒传承模式有效结合、取长补短 。 龙华医院在总结“师徒结对”传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 于2001年在全国首创“名中医工作室传承模式” 。
通过十几年不懈努力 , 至今 , 龙华医院成立了40个各级各类的名中医工作室 , 其中 , 国医大师工作室5个 ,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 , 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29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