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人才培养观|夜读 | 明代学校


 明朝的人才培养观|夜读 | 明代学校
文章插图

明朝将封建帝制文化传统演绎到了极致,是中国两千年帝王政治的集大成者。从朱元璋到朱棣时期,是明王朝的大发展时期,大明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经济全面恢复。到了朱高炽、朱瞻基时期,史称“仁宣之治”,综合国力在亚洲乃至世界都首屈一指。开国以来,经历了5位皇帝,就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明帝国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而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就是明代学校的兴盛。《明史》称,“无地而不设之学,无人而不纳之教”“明代学校之盛,唐、宋以来所不及也。”
之所以明代学校盛况空前,也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明朝建国初期,因连年战乱,官多缺员的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弥补这一缺口,保证国家正常运转,明朝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主要依赖的就是官办学校。
朱健所著《古今治平略》称,洪武二年,诏天下府、州、县皆立学,曰:“古昔帝王育人才、正风俗,莫先于学校,至元其弊极矣……内设国子监。念不足尽延天下之俊。其令郡县并建学校以作士,师生月廪食,有司供馔。”
为了广纳贤才,明朝在中央和地方大力兴办学校,学校主要包括学官和学生两个群体。在中央的学校被称为国子监,是当之无愧的全国最高学府。学官有祭酒、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典籍、掌馔等。祭酒相当于校长,总理政务及教学之事。学生包括举监、贡监、荫监、例监、夷生、俊秀生。地方各府、州、县学设有教授、学正、教谕等学官,学生从“童生”中选拔,考核优秀者可以入学,通称“生员”。
顶级的师资
明朝对学官的遴选是非常重视的,《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称,“祖宗时,重国子儒宗之选,祭酒、司业必简翰林宿学有硕望者,以充其职。”许存仁、魏观、宋讷等德高望重之人都曾担任过祭酒。《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选举典》称宋讷,“讷性严重,不妄言笑,以矩?自检,抚士恩义并至。恒寝食堂厢房,不休沐私第。讷切训教,不遗余力……能躬修教率,规绳整肃,故其时国学人才卓有可观。”正是因为国子监聚集了如此多的名师硕儒,他们治学严谨,率先垂范,这里才成为了明代学子竞相追逐的象牙塔。
同样,明政府对地方学校学官的要求也很高,明朝科举制度施行后的第二年,《万历重修会典》有记载,“以会试下第举人俱授学正、教谕。”从此,落地的举人就成为了地方学校学官的主要来源。《明太祖实录》记载,孔子的后裔孔鄂“以乡贡举人会试,中副榜第一,当授教官”。
优秀的生源
能够进入国子监的学生都称作监生,主要生源来自会试落地的举人和从地方学校选拔出来的生员,其余学生包括达官显贵的子弟,留学生及少量捐资入学的学生。这其中以举监和贡监中的选贡生最为优质。永乐年间,凡会试下第之举人,令翰林院录其优秀者入监读书,准备来年再考。选贡则是在地方生员中经层层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明史》称,“选贡多英才,入监课试辄居上等,拨历诸司亦有干局。”据《明史》记载,洪武二十六年监生达到八千一百二十四名,国子监俨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学府。在地方,学生的选拔也是有一套严格流程的。《明史·选举志》称,“生员入学,初由巡按御史,布、按两司及府州县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