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漳州:“非遗”进校园 传递匠心传承文化


 活动|漳州:“非遗”进校园 传递匠心传承文化
文章插图
芗城实验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非遗”进校园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近年来,伴随“‘非遗’进校园”的日益深入,“‘非遗’进校园”活动也从形式多样到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从而让“‘非遗’进校园”迈向一个理论与实际逐渐融合的新阶段。不仅让“非遗”保护工作越来越接地气,更为关键的是,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在少年儿童中的认同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漳州传统文化像一粒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唤起孩子们对漳州“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多彩活动覆盖县区 非遗种子在校园落地生根
“这个怎么剪才不会断?”“木偶为什么不听我使唤呢?”“看我绣得好看不?”近日,剪纸、木偶、漳绣、漳州木版年画、棉花画等漳州“非遗”项目的传承人走进南靖县高新园区中心小学,现场为学生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勾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家纷纷围观,亲手体验起来。
在芗城实小、在龙文鸿浦小学、在华安县新圩中心小学……一张张细腻雅致的剪纸作品、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棉花画、一张张独具一格的漳州木版年画、一幅幅精巧绝美的漳绣作品、一场场生动惊艳的漳州木偶戏……
这是漳州市正在开展的“2020年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由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漳州市教育局联合发起,漳州市艺术馆主办,目的在于通过现场互动、交流、动手体验的方式,让学生零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充分了解民间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非遗”融入日常教学 传承再焕时代活力
12月1日上午,南靖县丰田华侨学校广场上人声鼎沸,喝彩声、掌声阵阵。在这里举行的漳州“非遗”进校园活动最后一个节目,是“越南竹竿舞”。
“越南竹竿舞”是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之一。据了解,南靖县丰田镇是华侨聚集地。由于外来文化随着华侨的迁入而在此扎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成了本地文化,“越南竹竿舞”正是这样延续而来,连名称都没有改变。十二年一贯制的丰田华侨学校作为该项目的传承点,结合平时的校园活动,将竹竿舞融入日常教学,每周安排初一年级、小学三至六年级进行竹竿舞训练,幼儿园大年段早操活动也把竹竿舞作为其中一项内容。
该校“非遗”传承人王淑梅老师告诉采访人员,竹竿舞活动旨在让学校学生积极参与传统舞蹈,通过活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教会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展示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展示丰田华侨学校艺术教育和侨乡的特色成果。
同样把“非遗”项目融入日常教学的还有龙海市白水中心小学。该校是福建省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校,2019 年被福建省教育厅推荐为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是龙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海剪纸的主要传承基地,也是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学校,学校白水剪纸工作坊被评为 2019年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据了解,白水中心小学还开发了校本课程--白水剪纸,该课程被评为 2019年福建省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
像丰田华侨学校、白水中心小学这样的学校,在漳州还很多。12月1日,漳州市发布《关于公布首批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确定漳州市实验小学等39所学校为首批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特色学校。采访人员发现,申报项目除了大家熟悉的大鼓凉伞、漳浦剪纸、木偶等,还有漳州窑、何阳拳、竹马戏、东山歌册等,本地特色鲜明。
零距离体验感受 提升文化遗产认知保护意识
今年,为了让更多的在校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漳州“非遗”项目, 除举行漳州“非遗”进校园活动,向师生宣讲有关我市“非遗”的项目和历史传承保护等常识,手把手教授学生有关“非遗”的技艺手法外,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漳州市教育局还从12月9日起组织开展《漳州非遗小课堂2》录制工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