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才高,游于官场却一点儿都吃不开。
皇帝赞其有宰相之才,苏轼却终其一生摸不到相位的边儿。
为什么会这样?
【 忠直|苏轼太忠直官场吃不开】《宋史·苏轼列传》有论:
“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
但为小人忌恶排挤,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文章插图
青史自古颂扬忠直之士,那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真实的生活里,绝大多数只希望别人耿介,一旦具体到自己身上,明哲保身则是第一法条。
凡忠直者,上司、同僚、下属、君子、小人往往一块儿得罪,大多没有善果,结局比较悲凉凄惨,重则丧命,轻则贬职丢官。
事实这般反复上演,仍然敢于忠直的就是勇士了。
因为忠直的结局不好,保守的劝诫论戴上实用主义面具堂皇现身,诸如背弃原则“玩转职场”之类的观点大行其道,说到底,都是技巧,是煮过的面条——
脊椎软塌塌。
这个伪善的假面具很容易戳破,它所贩卖的理论是舍义而取利。
当公平、道义、良善、诚信变得非常可贵,说明社会风气坏透了,利益横扫一切,忠直行为才被打压和讥笑,但又是人人需要,矛盾就这么存在着。
一味忠直是不是会得罪所有人呢?
苏轼是不是向所有小人开战呢?
当然不是,因为以民为先为重,他的理念与官僚阶层合不上拍,数十年为官生涯不改初衷,当然遭遇排挤。
宋哲宗赵煦刚刚亲政,苏轼就上书:
“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
至治之极,小民皆能自通;
迨于大乱,虽近臣不能自达。
陛下临御九年,除执政、台谏外,未尝与群臣接。”
言辞恳切,切中病灶:
君不知臣,官不知民。
苏轼在上书的最后提醒说:
“臣恐急近好利之臣,辄劝陛下轻有改变,故进此说,敢望陛下留神,社稷宗庙之福,天下幸甚。”
所指正是像王安石为变法而变法的乱天下新政。
看这样建议,会以为是文官从经史里套出的调子。
其实不然,苏轼做过地方官,他的心里装着百姓,知道小民最高生活理想是饱暖、太平,其他都是可有可无的。
他希望皇帝知道百姓想什么,并以此作为治理国家的基础参照。
他的建言,皇帝也许认真看了,也就是看看而已,并不采纳。
苏轼的政绩,多为任地方官时偶得,有心为民无心政绩,却得美誉。
他曾两次下派到杭州,第一次当通判,非一把手,做事有掣肘;
第二次任知府,有能力放手做事,建学校、办养老院、治理西湖和钱塘江,政务、诗文皆有声有色。
杭州百姓都是有良心的,苏知府所作所为,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百姓可不管诗文不诗文,谁让他们安居乐业了,就敬重谁,“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
又作生祠以报”。
给活着的人建祠堂,这是极荣耀的事情。
有句话叫“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苏轼不仅获得口碑,更在平民心上立起一座心碑。
(摘自《新商报》)
推荐阅读
- 朋友犯了错误,苏轼便作词调侃,对方不生气,倒还成了一段佳话!
- 这首苏轼的诗全文很少人知道, 第一句却是千古名句, 红遍大江南北!
- 苏轼和司马光基于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反对王安石变法
- 苏轼有多惨?哲宗亲政后被贬惠州,只因写下一首诗再贬海南
- 苏轼: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就是你的人生格局!
- 网红名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苏轼:我的原句比这句好
- 苏轼谪居黄州,写下一首《卜算子》,自誉为凤凰,末句意境高远
- 苏轼落魄时有一歌女仍肯善待他,他一连写两首词送她,都流传至今
- 杜甫一千古名句,苏轼黄庭坚自叹不如,李煜拿来随手改出更高境界
- 纳兰性德的一首凄美悼亡词,媲美苏轼《江城子》,堪为不朽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