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币|一文知晓:海外捡漏到底机会几何】海外回流的20余年,一个个捡漏的“传奇”不断上演,为藏家奉为美谈,连普罗吃瓜群众都心慕手追。特别是近几年,艺术品收藏是后投资时代最后一座金矿的观点成为共识,加之国内捡漏几无可能,更多收藏投资群体把视野放到了海外淘宝。
一、近两年海外捡漏的案例
2020年中国嘉德秋拍,傅抱石书画《东坡先生》以4140万人民币成交。此消息轰炸了笔者的朋友圈,据说拍品是藏家用1500元人民币在法国拍到的,是为惊天大漏。
文章插图
2019年,有人在美国在线小拍上以118美元的落槌价买到了一件康熙笔筒,约合人民币800多元。半年后在北京大拍上,它以20万元人民币起拍,最终以83万落槌,翻了1000倍。
2018年香港中汉秋拍,清康熙青花天盘万寿大尊以7467万港币成交,创下了三个月涨幅十倍的市场传奇。拍品出自三个月前的日本乡村小拍,当时的成交价仅1.05亿日元(约合650万人民币)。
文章插图
抛开数年前的捡漏故事不论,以上都是近年引起业界轰动的案例,而且是典型的大漏。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向海外淘宝,捡漏仍是永恒的话题,或大或小,时有爆出。
究其因由,一是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数额巨大;二则海外普通拍卖行和投资者,对许多中国文物的真伪、价值评估不甚了解。
二、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额巨大
近现代中国时局动荡,尔后不正当贸易气焰嚣张一时,导致大量文物流失境外。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境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海外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这两组数据统计,仅是官方出于谨慎的保守统计。
文章插图
1000万件是个什么概念呢?为了有更深刻的认知,我们在此做两个比较。
故宫的文物藏量是180万余件,如果1000万件文物全部追回,至少得再添5个故宫的空间;近20年来以拍卖形式回流中国的文物将近10万件,如果按此进程,1000万件需要100个20年。
值得宽慰的是,国家对文物追回的力度越来越大,出于民族情结和文化根性的有志之士越来越多,文物回流的进程正在提速。但目前文物回流与流失境外的数额相比,仍只是冰山一角,海外的大拍小拍,每年仍有海量的中国文物释出。
三、海外藏家对我国文物价值评估不明
由于文化背景差异,海外普通藏家和投资者,对许多中国艺术品的真伪以及价值评估不甚了解,往往估价趋低,这是海外拍卖市场屡屡出现“捡漏”机会的另一原因。
在前面提到的三个案例中,都是藏家从海外低价购得,数月或数年之后在国内转手卖出天价,涨幅之高,令人垂涎欲滴。这样的案例近年还有很多,比如两年前,一件南宋官窑小瓶以大约60万人民币在英国成交,之后放到香港苏富比拍卖,拍出了1200多万港元的高价。
文章插图
海外拍卖会的中国文物往往估价低、竞价保守,与国内市场有着天壤之别,但这正是国内藏家海外捡漏的机会。具体原因我们可以从买家和卖家两个群体分析。
对于大部分卖家来说,流失境外的中国文物,他们的获得成本不高,加上无法准确评估拍品价值,所以起拍价低、估价低也不奇怪。
至于竞价保守,海外藏家群体主要为境外人士和海外华人后辈投资者,他们或许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些兴趣,但并不如他们的父辈那么钟爱和了解中国古董,无法深切感受到中国文物背后的艺术风格、文人情怀和历史传承。还有一点,在很多高收入国家,艺术消费比较普及,亚洲买家眼里的低价,其实是遵循当地人对艺术消费的一个标准,最终拍出的价格较国内低很多也不难理解。
推荐阅读
- 鲁迅每月能赚350块大洋,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放现在值多少钱?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古代买官盛行,折合成人民币是多少钱?一个四品官卖1.4亿
- 当年被印在“2角人民币”的姑娘,如今变成这样,网友不敢相信
- 民国时期一根金条,相当于现人民币多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考古出土一文物,揭开了土木堡之变中的猫腻,清朝篡改历史太狠了
- 大宋皇帝赐给武松十万贯钱,折合人民币是多少?武松用来干啥了
- 此村庄名字含义千年来无人知晓,却因一场意外,一座王陵重见天日
- 被逼上梁山的唯一文官,梁山上拥有一项特殊权利,宋江也会忌惮!
- 历史上最著名的青楼女子排行10,陈圆圆第8,李师师第4、第一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