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博物馆资源进课堂 谁来教?如何考评?

据统计,我国有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和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此外,截止到2019年底,已备案的博物馆有5535家,这些文物既是资源,也是我国的文脉,如何让文化文物资源走近青少年教育,如何用好用活文化文物资源,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中认识中国,认识我们的历史?
近日,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 》)。《意见》提出“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有效转化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与文化瑰宝面对面”,并从四大方面提出了促进校馆合作的具体路径,推动了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需求的有机衔接。
日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如平接受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的独家专访。
陈如平认为,博物馆资源进校园,重要的是实现在地博物馆资源与学校的对接,同时适当进行延展教育。对于谁来教?陈如平建议采用多渠道的方式,包括学校老师、博物馆讲解员、社会志愿者,甚至学生小讲解员都可以参与其中。
博物馆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陈如平认为,博物馆教育应该跳出原有的对学生学业学习评价,只是通过考试才能了解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这种做法。应该用多元化方式评价,而不是仍沿用考试方式考评。
 小学教育|博物馆资源进课堂 谁来教?如何考评?
文章插图
小志愿者参观博物馆 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成琪/摄
学校教育要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意见》出台的背景?
陈如平:《意见》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做的探索和创新。这几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推进当中,我们发现光依赖书本知识学习,没有相应的资源以及和资源相关的社会实践平台的支持,会存在很多问题。
在书本教育之外,我们特别强调实践教育,这两者可以交叉。中小学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要走出书本;不能仅局限于现有的学校空间里,要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大课堂。现实中,书本教育和实践教育往往是分开的、脱节的,而实践教育更多的只是依托研学活动展开的,希望通过博物馆教育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这个平台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包括课程教材教学改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
此外,教育改革创新,除了需要提供更好的教育方式、搭建更好的平台、形成更好的机制外,同时需要考虑人的成长,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问题。博物馆资源不仅仅具有收藏、研究和展览的功能,还具有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功能。因此,亟需把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育人的工作机制。
所以,这次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出台文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培育人,形成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最终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2015年,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和2015年的指导意见相比,有哪些完善和特点?
陈如平: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时期,对青少年教育的任务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新挑战,回应这些挑战对教育带来的新要求。与五年前相比,现在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语言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青少年更易接受快餐文化,只求新颖独到,吸引眼球,而不是系统的学习。这种时代性特点,就要求在教育的手段、形式、内容都要进行创新。
今年的《意见》是五年前《指导意见》的延续,2015年的文件为博物馆资源进校园提供了方向,这次的意见是在指导意见基础上的落实,补充完善了一些新内容,提出一些更适合,更合情合理的教育手段、教育形式,具有时代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