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马耳他中学生探索中国皮影戏


 中学生|马耳他中学生探索中国皮影戏
文章插图
2020年12月7日,马耳他科斯皮夸市的沃达拉圣玛格丽特中学组织四年级理科学生开展关于中国皮影戏的研习活动。此次研习活动由高级科学老师马丁·阿祖帕迪协调组织,并被纳入材料属性的学习单元。今年是该校“中国角”成立十周年,很多学生受益于这一与中国文化、科学和技术相关的研习项目。
中学生|马耳他中学生探索中国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据史书记载,其始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兴于唐(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盛于清代(1636年—1912年)。从相关的文学记载开始,皮影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日夜忧思,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方士李少翁进言说他有招魂之术,可设帐弄影以招李夫人之亡灵。李少翁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绘上色彩,并在手脚关节处装上木杆。入夜围帷,点灯烛,恭请皇帝于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得以解忧思。这一载入《汉书》的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的起源。
皮影戏原名“灯影戏”或“影子戏”,最开始是由棉帛或纸板剪裁制成,后来改用驴、羊和牛皮刻制而成,故名“皮影戏”。
清康熙年间,上至王孙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对皮影戏表示欢迎,其盛状可想而知,以至于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皮影戏。但是到了清朝后期,官家为了防范民众通过皮影戏聚众起事,禁演了皮影戏。1949年后,皮影戏作为民间传统文化在政府的扶持下,方得以复苏和发展。 今天,皮影戏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
表演皮影戏时,艺人们一边操纵着五彩缤纷、活灵活现的皮影戏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锣鼓配乐,为观众带来精彩绝伦的演出。皮影的人物造型具有惟妙惟肖、雕刻精致、线条流畅、生动逼真等特点。制作一个皮影人物需要十多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精湛的技术和专门的工具。皮影雕刻手艺人使用的工具一般都是自制的,雕刻技术代代相传。
一套皮影,一块白幕,夜黑灯上,锣鼓喧天,皮影艺人“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出万千人”。通常一名皮影艺人可同时操纵5个皮影道具,每个道具至少具有3根线,这意味着皮影艺人10个手指最少可同时处理15根线,这就是为什么皮影艺人又被誉为‘千手观音’的原因。
一场皮影戏设有大量的背景道具,包括家具、建筑、器皿和装饰道具等。皮影戏的主角往往来自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和民间传说,例如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或者是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和千古一帝秦始皇。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陕西(十三朝古都西安为陕西省省会城市)是皮影的发源地,西安的书院门文化街因展示和出售各种皮影艺术品而闻名。
通过中国角的皮影戏研习活动,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到人工操控皮影艺术的精妙之处。
 中学生|马耳他中学生探索中国皮影戏
文章插图
马丁·阿祖帕迪老师和学生们特别鸣谢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和中马友好协会的持续帮助和支持。
作者:沃达拉圣玛格丽特学院中学学生:谢兹登·皮萨尼、塞莱恩·赛义德和玛丽亚·维拉在高级科学教师马丁·阿祖帕迪的指导下完成。(来源: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