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气|“陈丹青,你就是个搞艺术的,凭什么这么硬气?”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愤青、批评家、艺术家、画家、文艺评论家、作家。前清华艺术学院及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荣获亚洲杰出艺术家终身成就奖(美国)。
影响中国的五十位公共知识分子(2004年)
中国十大精英男士(2005年)
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2008年)
大时代锐仕(2011年)
最受读者关注作家(2011年)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荣誉教授(2011年)
中国理想主义者(2013年)
这些荣誉和成就是多少人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的,但却实打实属于陈丹青。
时代巨浪沧海中,有一些人,天生是社会筋骨脊梁;有一些人,则活成了社会血肉脉搏;而另一些人一出生就是社会这部“躯体”的皮毛、皮屑、指甲。
天命如此?是的,但天命并非为了分出等级高低,而是高低错落之间,更让人看清自身资质才学,看清社会发展中自己身处何地,然后给一个自己准确的定位。
 硬气|“陈丹青,你就是个搞艺术的,凭什么这么硬气?”
文章插图
有些人存身泥淖却出淤泥而不妖,有些人身居塔顶却平庸一生,有些中庸而治,左右逢源,如此一世。
“我的父亲陈兆炽,是第一位引导我热爱文学、热爱艺术,教我文艺理论,最初给予我文艺立场的老师。”
陈丹青是个绘画天才,童年时期又兼有父亲的启蒙与指引,其绘画天赋得以开启并茁壮生长。虽历十年动乱,却仍然抓住了时代机遇,以一组《西藏组画》惊艳东西方画界。
其后历经留校任教、移居美国、回国任教、辞任、讲学、出书等经历,因其对社会体制的犀利批判和文字思想上的尖锐,一路走来始终被大众所关注。
 硬气|“陈丹青,你就是个搞艺术的,凭什么这么硬气?”
文章插图
知识的封锁与匮乏,使人失落。
书籍的杂乱与无序,同样使人失落。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这话说在有书可读的年代……
这可能是一个书籍不断增多,而书籍的影响日渐萎缩的年代。
——陈丹青《荒废集》
艺术家是最狂的,最自得其乐的一种动物。
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梵·高。
偏爱、未知、骚动、半自觉、半生不熟,恐怕是绘画被带向突破的最佳状态。
近日,67岁陈丹青再一次引发社会舆论关注。不过,这一次,关于他的说法却不是那么令人愉悦。因为很多媒体文章转述和评价他时,均以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一个标题作为开头,那就是:“我向往美国的民主自由,但是我想在中国挣钱。”
 硬气|“陈丹青,你就是个搞艺术的,凭什么这么硬气?”
文章插图
此话一看之下,颇令人气愤。这不就是典型的吃里扒外吗?
居然还被国人尊奉为绘画导师、社会大拿,享受了中国社会给予自身的一切好处,却仍旧口口声声地说自己最为向往和喜欢的,是大洋彼岸的自由。这样的老画家不值得人们尊敬和崇拜!由此也有人疑惑:“陈丹青,你就是个搞艺术的,有什么好硬气的?”
客观而言,陈丹青是否说过这句话,是否真如网传所说的“酒后吐真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迅速围观一个社会公众人物的动机和窥视心态。
权当陈丹青的确在小范围私人聚会上说过这句话。
这句话也符合其人一贯的“艺术家”、“知识分子”、“批评家”、“愤青”的做派。
因为如果这届观众了解陈丹青这个人,看过他此前的《退步集》等作品,以及对他国内绘画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评论就会知道,说实话,说真话,讲述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一直都是陈丹青的风格和个人特征。
比如让他一度非常愤怒的批评中央美术学院的招生制度。
 硬气|“陈丹青,你就是个搞艺术的,凭什么这么硬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