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贝多芬诞辰250年︱专访杨燕迪贝多芬在中国( 三 )


 中国|贝多芬诞辰250年︱专访杨燕迪贝多芬在中国
文章插图
2020年10月18日,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金秋十月”交响音乐会在沈阳盛京大剧院上演澎湃新闻: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中国当前的贝多芬研究情况,以及贝多芬的研究如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贝多芬?杨燕迪:当前中国的贝多芬研究一方面是由于学术本身的推动,另一方面的动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广大乐迷和爱好者。毕竟,演出市场上贝多芬一直有很强的号召力——今年的贝多芬纪念即为明证。我们看到贝多芬的交响曲全集、协奏曲全集、钢琴奏鸣曲全集、弦乐四重奏全集等等,在中国各地和世界各地轮番上演。我也很高兴地看到澎湃新闻也专门策划了专题来加入这次纪念活动,并特邀一些中国的青年学者来撰写专题文章,积极回应社会的文化需要和精神需求。我想强调,尽管音乐是聆听的艺术,但仅仅靠聆听而没有学术和学问的指引和帮助,理解就不可能透彻,认识和体会就不可能深入。在这个意义上,音乐学(音乐的学术研究和文字写作)其作用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也希望全社会,包括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都更加重视音乐学术给音乐所带来的意义增值。与聆听、理解其他作曲家和作品一样,如果对贝多芬的背景知识有更丰富的了解,如果对他的作品有更切题的导引和更有效的分析解读,聆听和理解一定会更加深入,心灵的感动和精神的收获也会更为持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