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其一,会盟的发起者是赵桓子,此人曾在赵襄子死后违背襄子回归宗法旧制传位与其兄赵伯鲁之孙赵献子(或其父代成君)的遗愿,驱逐了本当嗣位的赵伯鲁的后人,自立为赵氏宗主。但若依旧说,会盟发生时赵襄子还未离世,这可能一是记录《系年》的楚国人记错了,二是赵桓子嘉早在赵襄子在世时就与韩魏两家达成了默契,或者是赵襄子生病不能视事,从而逐渐从父亲那里夺过了晋国的权把,三是也许此时赵襄子真的离世了,《赵世家》襄子在位三十三年不误,则其卒年正在前442年,当年赵桓子立,在位十八年卒(前424年)而立献子。《赵世家》之误在于将襄子在位时间前移了17年,由前475年-前442年前移至前458年-前425年。何以出此错误?可能是因为献子乃政变上台,杀桓子之子而立,其得位不正,无论桓子为献子之兄或之叔,最终是献子之后代享有赵国,因此后世赵国史料有意缩减桓子在位时间,并为司马迁所误采,结果是将桓子实际在位的17年误增入了简子在位时间中。其二,会盟地点在周室之巩,而同年周室在周贞定王驾崩后,连续发生两起弑君事件,有可能赵氏在巩地主持会盟,也是因为刚刚结束了对周室内乱的安排。其三,越国本身在齐国之东,而这次用兵则主要在齐国的西境,而此时杞国被楚国灭掉不久,可能越国出于畏楚情绪不敢从东面出兵,只好借助鲁、卫之地出兵与晋国会合。可见,此时的越国虽然还算天下四强之一,但还是不得不抱抱晋国的大腿,给晋国当打手。晋越联合破齐战役后,可能楚惠王又一次感受到了晋越联盟在北方和东方带来的压力,就又一次回到了楚国的别都鄢郢,免得在东方遭受麻烦,又让太子坐镇西北方向的“疆郢”(今湖北老河口一带),大概是怕晋国的韩氏从西线发动进攻吧。然而西线有威胁,他却对东线又动了心,对晋国自文公时代起的老朋友宋国动了念头。这就引发了后面墨子在楚国宫廷和公输般打模拟攻城战的故事。看来越国人也要感谢墨子的和平主义活动,也减少了一点来自楚国的威胁。楚惠王崩后,楚简王中即位,新王一上来,又干掉了越国的老朋友兼西大门看守莒国(时在楚简王元年(前431年)),有关莒国的灭亡,苏代说是“莒恃越而灭”,《尸子》则言“莒君好鬼巫而国亡”。大概莒国人也是因为仗着有越国老大哥的照应,居然不重视守备,一心搞起鬼神巫祝活动去了,但是也不想想,这会子老大哥主要是陪着晋国敲打齐国,对楚国暂时搁下来了。莒国灭亡后的第二年,越国也没跨过五莲山给莒国复仇,而是跟着晋国继续敲打齐国,想要西损而北补,就跟着晋国派来的赵狗(此人便是赵襄子时代大败狄人的“新稚穆子”,可能是他的后人别立了新稚一氏),一起打击齐国,晋军东跨过齐国新筑的长城,宋、越两国又联手,击败齐军于襄平(此地不详,但应在沂蒙山以南)。可见,越国人对齐国,看来是威胁不小。总之,从这段历史来看,晋国人特别是其中的赵氏实在是相当精明。他们先交好吴国,后交好越国,并支持他们与齐楚乱斗,外交手段用的超溜。如果没有这种手段,倘若南方局势稳定,则楚、吴必乘晋霸衰微、六卿乱斗之际,起来并吞中原。这样一来,或许为中国文化基础的战国文化便会大变换个样子。幸亏中原各国政局变动的当儿,晋国人在南方远交近攻、扶弱抗强,这才得以保存了中原文化,才有了日后战国七雄的局面啊。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平沙无垠”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推荐阅读
- 封神榜三位圣人的实力那个最强,为什么元始天尊成为最后的赢家?
- 电影《无依之地》完整版
- 俗语“人过六十,莫至二地”,究竟是哪2个地方?古人的经验之谈
- 车与古人的名字,仔细推敲,颇有趣味
- 王志文天道:真正聪明人的朋友圈,都在悄悄做减法
- 坚硬如木板,其貌不扬的鸭子,竟是遂川人的宝,遂川板鸭了解一下
- 架子床是最科学的床,其体现了古代文化与古人的智慧
- 全国Ⅰ卷作文题为何称鲍叔牙为鲍叔?先秦人的名字有点复杂
- 冬夜里最动人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读来让漂泊的人感受颇深
- 孔刘作品中的《香蜜》受到上万人的追捧,却被神作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