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婕妤团扇冷汉宫,千古哀怨谁解味


 千古|婕妤团扇冷汉宫,千古哀怨谁解味
文章插图
一、万千宠爱于一身,婕妤团扇冷汉宫《春宫怨》唐·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原谅我以这一首悲戚的宫怨诗奠定本文的基调,其实初时,她也度过了一段恩宠加身的深宫岁月。她,家世显赫,出生功勋之家,是左曹越骑校尉班况的女儿,也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祖姑。她,聪慧伶俐,天生丽质,工于诗赋,文采出众,通晓音律。她,西汉著名才女,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性文学家之一。她的作品颇丰,但大部分都已佚失。据考证,现存作品仅三篇,即《自伤赋》、《捣素赋》和一首五言诗《怨歌行》。她,就是班婕妤。婕妤并非其芳名,而是她入宫后的封号。出生达官贵族,国色天香而又颇具才情,却没有留下真正的姓名,不免让人心生遗憾。也许,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了古代女子的悲哀。好在,作为汉成帝的妃子,她不是被冠之以某某氏,而是被授予“婕妤”这个听起来还算美好温暖的字眼。自古女子想要宠冠后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人依靠倾国倾城的容貌,有人借助显赫傲人的家世,有人凭借取悦皇帝的独门秘籍,有人贩卖心机和狠毒,形式多样,不一而足。她,却是个例外。家世煊赫,花容月色,才情斐然,却也遭遇红颜未老恩先断的宿命。据《汉书·外戚传》载:……至武帝制婕妤、傛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而元帝加昭仪之号,凡十四等云。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彼时,婕妤已为妃嫔之首,也是除了皇后之外后宫地位最高的妃嫔了。汉成帝初年,“选入后宫,始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婕妤”,从少使一跃为婕妤,皇帝对其喜爱程度可见一斑。初时,一朝选入君王侧,万千宠爱于一身。执手相看,郎情妾意,花前月下。浅唱低吟,衣袂飘飘,满心欢喜。把酒言欢,吟诗作赋,红袖添香。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然而,出身名门的班婕妤,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正统教育,谨守礼教,克己复礼。据汉书中记载:婕妤诵《诗》及《窈窕》、《德象》、《女师》之篇。每进见上疏,依则古礼。曹植在《画赞·班婕妤》中亦称赞道:有德有言,实惟婕妤。因此,她不会恃宠生娇,不会飞扬跋扈,更不会干预朝政,基于本能的自持与低调,她在深宫里倒像个例外。自古后宫繁花似锦,美人层出,嫔妃左右如花红,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并不是个案。当“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的赵飞燕赵合德姊妹进入深宫争宠,她的冬天来临了。或许是她不屑于与这样的女子争宠夺爱,或许是她已看清君王薄情,总之在那场宫斗中,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急流勇退,还好,性命无虞。古之女子所求不过夫君怜爱,失却君心,寂寞深宫,又有谁痴怜?不能像民间女子那样,尽情抒怀,发泄哀怨,如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不能像深宫弃妇那样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她亦有她作为大家闺秀名门之后的风范与气度。徐陵《玉台新咏》序言中写道:昔汉成帝班婕妤失宠,供养于长信宫,乃作赋自伤,并为怨诗。于是,一首千古绝唱《怨诗》(又名《团扇诗》)让她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种情景,像极了她的前辈陈阿娇的遭遇。汉武帝爱上平阳公主府里的歌女卫子夫,后来废掉与他青梅竹马的皇后陈阿娇。陈皇后以重金聘请司马相如作《长门赋》,遂复得宠。钟嵘在《诗品》中评价道:“《团扇》短章,辞旨清捷,怨深文绮,得匹妇之致。”虽然“怨深”,但却怨而不怒,温文尔雅,清婉含蓄。没有《长门赋》的辞藻华丽,字字珠玑,却有历经世事的女子的缠绵幽怨,婉转情长,红颜薄命,佳人失势的内心悲苦跃然纸上。团扇一词,从此也成为女子失宠的代名词,亦称“班女扇”,也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经久不绝的诗词意象,甚至成为男子笔下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代名词。比如李嘉佑的“莫道君恩长不休,婕妤团扇苦悲秋”,江淹的“纨扇如圆月,出自机中素”,李白的“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更有纳兰容若那句脍炙人口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把团扇,一生悲凉。曾经,她也如自己《捣素赋》中形容的那般顾盼生姿,花容玉貌:胜云霞之迩日,似桃李之向春。笑笑移妍,步步生芳。圣心难测,伴君如伴虎,一朝失宠,已是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