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聚才不易,驭才更难:秦始皇不死,赵高和李斯依然会效犬马之劳

秦始皇雄才大略 , 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物质遗产和思想遗产 , 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然而 , 大秦帝国却国祚短促 , 二世而亡 , 其历史教训十分深刻 。
秦朝|聚才不易,驭才更难:秦始皇不死,赵高和李斯依然会效犬马之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秦始皇在最后一次巡行天下时 , 至平原津而病甚 , 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 , 会咸阳而葬 。”书已封 , 在中车府令赵高所 , 未授使者而始皇崩于沙丘 。当时丞相李斯、少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扈从 。赵高“私事公子胡亥 , 喻之决狱” , 一向得到胡亥的崇信 , 很希望胡亥继位 , 执掌天下 , 以使自己飞黄腾达 , 又怨恨蒙毅曾报请始皇“高法应死 , 除其宦籍” , 因而有了谋逆和害人之心 , 就与丞相李斯、少子胡亥暗中谋划 , 拥立胡亥为太子 。
赵高等更为书赐公子曰:“朕巡天下 , 祷祠名山诸神以延寿命 。今扶苏与蒙恬将师数十年以屯边 , 十有余年矣 。不能进而前 , 士卒多耗 , 无尺寸之功 , 乃反数上书直言诽谤我所为 。以不得罢归为太子 , 日夜怨望 。扶苏为人子不孝 , 其赐剑以自裁 。蒙恬与扶苏居外 , 不匡正 , 宜知其谋 , 为人臣不忠 , 其赐死 。”
当时 , 扶苏看罢玺书必定十分惊骇 , 心思完全纠结于父皇之绝情 , 他根本想不到秦始皇已经死去 , 也想不到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矫诏 , 更不会仔细推敲玺书之真伪 。君叫臣死 , 臣得死 , 父叫子亡 , 子得亡 。公子扶苏别无选择 。仁弱的扶苏笃信玺书的内容是秦始皇真实意思的表达 , 于是奉诏自杀 。
蒙恬倒是看出了玺书有诈 , 但或者过于自信 , 或者心存侥幸 , 或者宁死不反 , 反正没有率三十万大军反叛 , 尽管他有这个能力 。他没有选择自杀 , 疑而复请之 , 后被囚禁 , 争辩无效 , 被处死 。
秦二世而亡的主因 , 固然是胡亥和赵高倒行逆施 , 政权腐朽 , 导致天怼人怨 , 但秦始皇对于秦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主要是秦始皇求治太急、善后无方 。求治太急 , 是说搞大规模基建 , 劳民甚烈 , 超出了百姓的心理和生理的承受能力;善后无方 , 是说秦始皇没有早立太子储君 , 导致赵高沙丘之谋得逞 。
秦朝|聚才不易,驭才更难:秦始皇不死,赵高和李斯依然会效犬马之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那么 , 如果秦始皇在位 , 赵高、李斯也会反吗?笔者认为 , 他们不会反 。
赵高虽然阴险毒辣 , 但他不会反 。因为 , 其一:秦始皇对赵高不仅有知遇之恩 , 还有救命之恩 。中车书令赵高 , 因为犯了大罪 , 秦始皇责令蒙毅依法惩治 。蒙毅不敢枉法 , 判处赵高死罪 , 并除掉了他的宦官籍 。秦始皇却以赵高办事认真高效、勤勉敬业为由 , 赦免了赵高 , 恢复了他的官爵 。秦始皇对赵高很信任 , 选他作为胡亥的老师 。这些都使得赵高对始皇感恩戴德 , 在始皇执政、国无变故的情况下 , 赵高不会有造反的念头 , 哪怕是一闪念 。其二:秦始皇的巨大威势和秦法的严厉 , 赵高也不敢反 。在大秦江山稳固的背景下 , 赵高既不掌兵权 , 权力又尚未达到炙手可热地步 , 他想造反无异于飞蛾投火 。因此 , 赵高也不敢反 。
秦朝|聚才不易,驭才更难:秦始皇不死,赵高和李斯依然会效犬马之劳】李斯也同样不会反 。赵高酝酿谋逆之时 , 李斯很震惊 , 根本没有谋逆的想法 , 但他惧祸重爵 , 最终苟合赵高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 如果始皇在位 , 李斯权衡利弊 , 他不会有反的念头 。这不仅因为形格势禁 , 也因为秦始皇对他有知遇之恩 。
秦始皇不杀功臣大臣(除非谋逆) , 用人凭能力和贡献 , 与大臣肝胆相照 , 大臣与之不离不弃 , 也在情理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