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西|余西古镇寻迹,评话宗师柳敬亭墓今何在?柳敬亭研究

柳敬亭研究2020清代戏剧中影响最大的作品《桃花扇》,是孔尚任经过十余年呕心沥血,三易其稿而编写出来的著名历史剧。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塑像的柳敬亭,乃中国曲艺、扬州评话的开山始祖,系通州余西场人。
据余西曹氏族谱记载:“敬亭本曹彬后,自彬至九世孙珏,世居真定府灵寿县。宋室南渡,珏官两浙宣抚使,乃卜居常熟之釜山。迨十二世尧卿,避元乱携弟渡江,至通州余西场,遂家焉。敬亭原名永昌,字葵宇,与父应登、弟永祥,曾播迁泰州,世遂误为泰州人,梅村亦以入传记,以故人咸知敬亭易姓,而不知其为通州余西曹永昌也.敬亭配龚氏,育二子,长复祖,次正祖。”曹氏定居余西,以北迁始祖尧卿公为一世祖,传至曹永昌(柳敬亭)之祖父曹棆,为迁通州余西场第十一世,生有三子,长子应登、次子应科、三子应试,应登生有二子,长子永昌(柳敬亭),次子永祥(徙泰州)。如此说来,柳敬亭(曹永昌)为始祖、北宋开国大将曹彬创曹氏武惠堂迁南通州余西场第十三世之族祖。
柳敬亭十五岁时因触犯封建法规,流落江湖,借说书糊口。由于他爱憎分明,见义勇为,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都爱听他的评话,他虚心求教,拜松江评话理论家莫后光为师,刻苦钻研,汇百家之长,自成一格。先后在盱眙、扬州、苏州、杭州、南京和北京等地献艺,“行遍天下,没有敌手”。柳敬亭于清康熙九年(1672年)八十六岁高寿终,归葬余西场南曹氏祖墓。当时的名士黄宗羲、吴梅村等曾为他作传,钱谦益、张岱和冒辟疆等好多文人为他作了诗文,被后人誉为中国曲艺、扬州评话的开山始祖。据悉,当地政府正准备在柳敬亭的故里—余西古镇重新修缮“柳公墓”。
 余西|余西古镇寻迹,评话宗师柳敬亭墓今何在?柳敬亭研究
文章插图
图源来自网络
柳敬亭离世距今已经三百三十多年了,那柳墓具体位置究竟何在?据今年七十四岁、家住余西古镇的退休干部马锡华先生回忆,在古镇南街临运盐河的曹恒兴油坊之西南角,有一座坟南侧紧靠运盐河,大约二米高的大土坟。坟墩的北侧靠地面有一个不到一半高的大洞,洞的上端有块一寸多厚的石板,撑着坟墩上的泥土,石板下就剩下不到半米深的小洞,往里看黑乎乎的,谁也不敢钻进去。马先生十二、三岁的时候,有次偶然间问其外婆(姓曹):这大坟是谁家的?坟上的大洞为何无人管?他的外婆告诉少年时的马先生:这是一座古坟,有好几百年了,外婆年轻的时候,听外曾祖父说,这坟是我们曹家的,这个人(指墓主人)十多岁就外出闯江湖,后来就说书,还重新取了名字,改姓柳。这个人是吃大茶饭的,在扬州、南京等红得很,还做过大事。后来年老了,他思念故乡,作为长子长孙讲究落叶归根,回来死后就葬在这里。因为年代久远,隔了不知多少代了,也就无人去管了。我们从马先生回忆当年外婆听讲的那番话里,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座大古坟,就是当年柳敬亭归葬余西场南曹氏祖墓的墓地!
马先生在余西古镇近日访古寻踪中揭开了三百多年来柳墓的神秘面纱,从而使柳墓得以重见天日。……
 余西|余西古镇寻迹,评话宗师柳敬亭墓今何在?柳敬亭研究
文章插图
大茶饭注:本地人称糯米为茶米;大茶饭,就是糯米饭,旧时代吃得起糯米饭的是达官显贵之人。
来源:余西曹强的博客(2011-04-18 12:29:26)
曲艺宗师柳敬亭古镇余西出人才,
提起乡杰情满怀,
曲艺宗师柳敬亭,
生于通州余西场。
敬亭原名曹永昌,
族谱出自武惠堂,
曹彬后裔十三世,
曲艺开山国人赞。
十五岁时除恶佬,
触犯朝廷大天条,
连夜投奔亲叔父,
余西|余西古镇寻迹,评话宗师柳敬亭墓今何在?柳敬亭研究】流落泰州把命逃。
敬亭离乡浪天涯,
途径宣城柳树下,
自叹身世甚茫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