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人不如字董其昌,字不如人龚自珍

我们常常说“字如其人”,书品即人品,从写出来的字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她(他)个人的习惯、性格、品行等问题。王羲之潇洒飘逸,颜真卿铮铮铁骨,确实是“字如其人”。但是也有很多的字和人分离的,蔡京秦桧一代奸臣臭不可闻,可书法水平也是非常人能比。
 馆阁体|人不如字董其昌,字不如人龚自珍
文章插图
董其昌和龚自珍都是因为字写得不好,在科举考试上深受刺激。董其昌年轻时参加松江府会考时,却因字太差被知府降为第二名。而且第一名是他的堂侄董原正,这件事让董其昌下定决心要苦练书法,最终竟然成为了明清两代书法馆阁体的模板。龚自珍才华盖世,可是写不了馆阁体,殿试时被主考官曹振镛以他“楷法不中程”为由,不列优等,将龚自珍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
 馆阁体|人不如字董其昌,字不如人龚自珍
文章插图
自唐代以书法取士以后,书法好坏在科举考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而成为士子考生们不能不重视的项基本技能。馆阁体,是指因科举制度而形成考场通用字体,以乌黑、方正、光沼、等大为特点。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明永乐时,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其书法风格秀润华美,正雅圆融,深受成祖朱棣赏识,因而名重朝野,乃至片纸千金,上有好,下必甚焉,士子争相仿效,遂成标准书体。
 馆阁体|人不如字董其昌,字不如人龚自珍
文章插图
馆阁体的风行,是由于统治者大力干预的结果。清康熙酷爱董其昌书法;乾隆时又推崇赵孟頫书法,馆阁体成了士子安身立命考取功名必备功夫。
董其昌是书画大师,艺术天才,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后来康熙更是推崇备至,亲自临写董书,致使董书得以风靡一时,出现了满朝皆学董书的热潮。馆阁体成就了董其昌,却耽误了龚自珍。
 馆阁体|人不如字董其昌,字不如人龚自珍
文章插图
龚自珍是文学家思想家改良主义先驱,非常有政治抱负的,“指天画地,规天下大计”。只可惜写的字不符合馆阁体的标准,这成了龚自珍科举路上的拦路虎。以字取人,以八股取士,这就是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最大浪费。董其昌是书法大家,但在政治上表现平庸。龚自珍空有抱负,即使写出了《西域置行省议》等有深刻见解的文章,也进不去政治中枢。
 馆阁体|人不如字董其昌,字不如人龚自珍
文章插图
大书法家柳公权说“心正则笔正”,龚自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忧国忧民,书法不是特长。董其昌却是“心歪笔正”,在家乡成了一方恶霸,强抢民女民怨沸腾,儿童妇女竞相唱传“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最终松江及周边诸地掀起了“杀董抄董”浪潮,愤怒的群众把董家烧了,震动朝野。
馆阁体|人不如字董其昌,字不如人龚自珍】人不如字董其昌,字不如人龚自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