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前几天无事,我拿出姚雪垠的《李自成》重读。这是一部久负盛名的历史小说,曾经产生过巨大而广泛的影响。然而这些年来,很多读者和评论者都说这小说写得不好,比如对农民起义故意拔高啊,人物的语言现代什么的——我30年前就读过这部书的前三卷,觉得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故事很好看,能让当时年轻不懂历史的我读进去,并与之感同身受,歌哭与共。作为历史小说,主要史实清晰准确,人物刻画亦是生动传神,比现在的很多历史小说历史剧强了不知道多少。不过呢,那时候我是挺没自信的人。既然大家都说不好,我也不敢说好看,不敢说我喜欢——那不是显得我的欣赏水平太差,太没有独立思想了,只会迷信官方说法吗?然而,我内心还是喜欢这部小说的,所以在上个世纪末《李自成》五卷出齐后,就买下了全套(因为第三卷我有旧版,就没再另买)小说,成为我书柜中的经典小说之一,时常在闲暇时会重新读一遍,而且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受和领悟。
文章插图
这几天读到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崇祯困在孤城之中,百般挣扎无奈,最终绝望自杀那一段。面对无可挽回的局势、人心散乱的局面,崇祯无比愤怒、满心不甘。他觉得自己是个好皇帝,十七年来,都是兢兢业业在工作,从未丝毫怠政过。自己这么优秀这么能干,竟然遭遇亡国的惨痛,除了命运不好,除了父兄给他留下的江山不好之外,都是手下的群臣误国——他因此觉得特别委屈憋气。比如本来在李自成大军进入山西势如破竹后,有人建议皇帝去南京,有很多大臣反对,结果未成;李自成攻占嘉峪关,有人建议去天津,走海道去南京,还是有人反对未成。周皇后人在深宫,都看明白了形势,试着跟他提了一句,却被他严厉阻止——决不允许后宫干政。这时候他后悔了,后悔怎么没早点离开北京,然而一切都无可挽回。直到临死前,他还气愤,都是大臣们的错,都是他们的阻挠,才让他无路可走,只有一死殉国。这段描述不仅出于作者的塑造,真实的历史也差不多。崇祯至死不认为自己有丝毫过错,全都是群臣误国。而小说真实生动地刻画出崇祯的性格心理,也写出了深刻的人性。作为读者,我都看出来了:崇祯不是大权旁落的傀儡,他当皇帝17年,基本是“朕衷独断”。只要他打定主意,还管多少人反对?基本是想干啥干啥,想杀谁就杀谁。崇祯在位17年,先后换了14个兵部尚书,而且这些兵部尚书不是被他自己下狱或者直接杀死,就是被对手李自成、张献忠或者关外的清军杀死,要么就是兵败自杀,几乎就没有一个善终的。
文章插图
崇祯对臣下刻薄寡恩、猜忌多疑,他的勤政并不能抵消用人和为政的严重失误,他成为亡国之君其实一点也不冤屈。可他自己不这么认为,这是崇祯的问题,也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人性——我们都习惯于推诿。我住院的时候一个点滴护士给我扎了三针,她们说是我血管不好。作为病人,我不敢吱声,心说你怎么不说你扎针技术不高呢?作为教师,时常听到老师们抱怨,我班学生成绩不好,是因为学生不好,班级不好。我是教导主任,不必担心老师们不高兴,一般都直接对她们说,你们不都自觉自己是好老师吗?好老师是什么班什么学生都能教好的,好班好学生人家自己就好,还用你教啊……《李自成》有很多精彩的篇章,感人肺腑的段落。比如李自成三攻开封,城中百姓被饿死无数,最终开封被洪水淹没,小说重点写了秀才张存仁一家,他们不是贫民,算是小康之家,可在这场灾难中全家都悲惨死去,无一幸存,这悲剧特别动人深刻。
推荐阅读
-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在《探世界》里,两个男人也演了一出好戏
- 散文诗秋 ·之私语
- 都说寒门难出贵子,是不是意味着富家子弟就能养出贵子呢?
- 他的书法自成一体,被称之为“棉花糖体”,他被誉为“浓墨宰相”
-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没看完别瞎喷!
-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比《古诗十九首》更深情的是《饮马长城窟行》
- 这篇传世奇文,仅有42个字,却将人生的道理全都说透了
- 都说金庸笔下第一美女是最可怜的,其实不是,她姐姐才是最可怜的
- 马未都说全世界仅存的两件“国宝”,我手里有一件,价值连城
- 王安石: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