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重读《围城》:苏文纨才是那个活得最通透的人

在如今的现实里,很多刚过而立的人,都已经感到了对中年的恐惧,房贷,车贷,人到中年事事多,事事休,而那些后浪们,如潮如涌,留给中年人大器晚成的例子都已经不多了。呼兰调侃的是这个时代,其实中年危机,在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的。年轻的时候,人们谈论诗歌,谈论爱情,谈论穿越世界的旅行,到了青春不在的年代,人们只剩下了日渐疲乏的躯体。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围城》里。《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在自己三十六七岁创作的一本长篇小说,当年的清华才子,在这个年纪,又会对人生有什么样子的体悟呢?我们今天不说方鸿渐,也不说孙柔嘉,我们今天来谈一谈海归女博士苏文纨。
 通透|重读《围城》:苏文纨才是那个活得最通透的人
文章插图
苏文纨的故事要从方鸿渐回国的船上开始,到嫁给曹元朗而结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苏文纨那时候已经是三十好几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大龄剩女”。理解苏文纨之后的两个关键,正是“博士”和“年龄”两个关键点。她是一个博士,留过洋的博士。那个时代留洋的人是很少的,特别还是一个女孩子留洋,这更显得难得了。苏文纨的爱情观,也建立在这种难得上。她像一个公主,在高高的阁楼上,对入得了自己眼缘的男子抛下了绣球,并丝毫不考虑那个男子爱她的可能性。她固执的对方鸿渐说,“我喜欢你,你爱上我吧。”这是她的骄傲。可是喜欢的人,从来都很难走到最后,互相喜欢都走不到尽头,更何况方鸿渐对于她,根本谈不上喜欢。方鸿渐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在国外随便读了读书,买了个假文凭,只是作为自己对父亲的一个交代。
 通透|重读《围城》:苏文纨才是那个活得最通透的人
文章插图
他害怕责任,喜欢逃避,宁愿在船上和有未婚夫的鲍小姐调情,给苏文纨错觉,却在真正碰到自己所喜欢的“摩登文明社会的那桩罕物”唐晓芙的时候,最终还是无疾而终。杨绛后来说道这个唐小姐的时候,她说唐晓芙很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以至于并不想把唐晓芙嫁给方鸿渐这个有着丰富过去的男人来破坏她的少女情怀。苏文纨如果仅仅是求爱不得,甚至因为自己的求爱不得破坏了方鸿渐和唐晓芙的爱情萌芽,那她倒也是没有那么坏,因为由爱生恨,由爱生妒的故事,我们早就听到了太多。问题的关键,苏文纨真的有那么爱方鸿渐嘛?十八岁喜欢一个人,会挽着她的手,陪她夜奔,一起走进这良夜;二十多岁喜欢一个人,会明朗得就像是灿烂的太阳,宁愿为她燃烧自己;可是苏文纨已经三十岁了,她喜欢一个人,无论是一开始的方鸿渐或者是后来的曹元朗,她爱情的出发点,不是心动,只是适合。因为合适,所以她会在确认自己喜欢上方鸿渐的时候先打听清楚方鸿渐的家世和背景,从而确定自己是不是应该喜欢。这很不青春,却很像当今很多人走进婚姻殿堂的原因。
 通透|重读《围城》:苏文纨才是那个活得最通透的人
文章插图
在接着读下去的时候,不妨先来问一问自己,如果有这样两个人,站在你面前,你会怎么选?一个高高大大,神气活现,并且和自己是青梅竹马,也一直暗恋自己,而另一个相貌平平,又矮又没有文化,只是一直苦苦追求自己,你到底会选择谁呢?苏文纨选择了后者。这对于我们是很难理解的。一个女博士,为啥要嫁给貌也平平,才也平平的曹元朗呢?这还得从赵辛楣和曹元朗对她的态度说起。赵辛楣对于苏文纨的喜欢是观望的,是绅士的,他的尊严使他完全不能低声下气的求爱,所以他在发现苏文纨的意中人是方鸿渐之后,他无论多喜欢,都停止了自己的主动追求。苏文纨却一直享受于高高在上的公主感,她希望的爱情是众星捧月,希望有个人能毫无尊严地追求她。在公主眼里,当发现有一个自己喜欢却不喜欢自己的人存在的时候,方鸿渐的存在本身,就已经给苏文纨相当大的打击了。而这种打击,对于苏文纨来说,是难以言说的羞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