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宣德皇帝下令,让苏州知府上供一千只蟋蟀。等到上供的蟋蟀被送到京城,宣德皇帝看到这些蟋蟀大多个头细小不堪打斗,立刻勃然大怒,斥责苏州知府再进贡一千只,并派了一名官员协助他办理此事,责令其不得有误。
由此可见在宣德年间上至朝廷大员,下至普通百姓抓蟋蟀都是头等大事,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弄不好就要掉脑袋。
文章插图
官员们当然不会亲自去抓蟋蟀,他们助剂下达命令,动员老百姓去为宣德皇帝寻找能征善战的优质蟋蟀,期间出现的悲剧喜剧不可胜数。
有人因为蟋蟀家破人亡,也有人因为蟋蟀升官发财。据记载,在当时的军队中捕蟋蟀和取敌人首级是同等功劳,苏州的一名武职人员因为身手敏捷,幸运的捕到一只上好的蟋蟀,而立了大功,被授予世代承袭的官职。
宣德皇帝把蟋蟀视为至宝,每每得到能征善战的上等蟋蟀都会下令景德镇御器厂烧制一批精美的蟋蟀罐。
文章插图
有一年,景德镇御器厂的窑工们接到了一道圣旨,大概意思是朕最近得到一员猛将,力挫千军,命御器厂烧制一套精美的青花蟋蟀罐用来赏赐这只蟋蟀。
接到圣旨后,窑工们不敢怠慢,立刻开始烧制,很快一批精美的蟋蟀罐烧制成功。就在窑工们因为完成了蟋蟀罐的烧制而欣喜时,督窑官却带着一队官兵赶来了,他们看到蟋蟀罐,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它们高高举起摔了个粉碎。
窑工们既惊慌又疑惑,刚烧出来的蟋蟀罐为什么要砸碎呢?原来,还没等这批蟋蟀罐烧出来,宣德皇帝那只心爱的蟋蟀便战死沙场了,没有了蟋蟀大将军还要青花蟋蟀罐有什么用呢。
宣德皇帝于是在伤心之余下令御器厂的督窑官,把烧好的蟋蟀罐不论好坏一律砸碎就地深埋,免得他将来见了蟋蟀罐伤心。
文章插图
就这样,浸透了窑工汗水和心血的青花蟋蟀罐刚刚烧成就粉身碎骨,被埋到了地下。时光荏苒,被打碎的青花蟋蟀罐就这样在地下沉睡了500多年。
1996年的一天,轰鸣的机器声打破了它们沉静的睡眠,瓷片随着一声惊呼,人们纷纷聚拢过来,很快有人叫来了陶瓷考古专家。经过考察,专家发现这里就是明代御器厂遗址,所发现的瓷片成窝状被埋入地下,它们互相关联。经过精心修复,那批500多年前被砸碎的蟋蟀罐,完美的呈现在世人面前。它们造型玲珑小巧,釉色洁白,青花温润。
文章插图
云龙纹是皇帝专用的图案,白鹭黄鹂纹散发出浓浓的诗情画意,松竹梅纹透露出明显的文人意趣,一只只精美的蟋蟀罐不仅反映出宣德年间御器厂高超的制瓷工艺,还让我们看到了宣德皇帝超凡的审美意趣。
据专家考证,当年宣德皇帝因为喜欢玩蟋蟀,命人生产了大批蟋蟀罐,有陶的、瓷的、漆器的,然而数百年过去了,流传下来的蟋蟀罐非常稀少。
原来,宣德皇帝玩蟋蟀之事一直遭到她的母亲张太后的反对和阻拦,但是任性的宣德皇帝不听劝阻,终日沉迷于此,无法自拔。
后来,宣德皇帝年纪轻轻就突然去世了,张太后伤心之余为了保全儿子的声誉,一面禁止史官把宣德皇帝玩蟋蟀之事记录于册,另一方面令人紧急销毁了紫禁城里所有的蟋蟀罐,并下令罢去玩好之物,不许后世儿孙再玩物丧志,从此斗蟋蟀的风潮就在紫禁城消失了。
文章插图
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宣德皇帝玩蟋蟀的记载,全部出自于民间文人学者的记载,而官方的正史却对此只字未提。令张太后想不到的是,景德镇明代御器厂遗址上出土的这批青花蟋蟀罐,无声的印证了宣德皇帝玩蟋蟀这段被故意隐去的历史。。
推荐阅读
- 国宝档案|走近巴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明通行宝钞”
- 海瑞比张居正更能救大明除去成见后会发现此观点是对的!
- 朱元璋为什么将国号定为“大明”?不仅与明教有关,更与元朝有关
-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此人真实存在?她的肖像画价值上亿!
- 明朝|大明贤后,明成祖朱棣仁孝徐皇后
- 明朝|他是大明中期的明君,更是成化中兴的守成之主,如今却渐被淡忘
- 明朝|《大明风华》两个皇后的废立之事,朱瞻基犹豫不决,皆因此事而起
- 明朝|魏忠贤临终前,对崇祯讲一事,能延长大明寿命,但崇祯没明白
- 明朝|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让大明王朝差点覆灭,究竟是谁之过?
- 明朝|大明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