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朝|“姓氏”最初含义是什么,又是怎样演成今日我们使用的“姓”】
文章插图
姓和氏的含义了解姓氏,须从文字学入手。“姓”在甲骨文中,左边是一个女子的形状,右边是草木发芽的形状,意谓女人含育出的后代。几经变化,演成今日的样子。左边一个“女”字,右边一个“生”,内在含义不变。姓的产生,在母系氏族社会,人们根据母系血统来分类聚居、寻源溯祖。因此,上古时代最早的一些姓,都带有“女”字旁,具有很明显的母系氏族特征,如嬴、姬、姜、妘、姞、姚、姒、妫等。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姓和氏的定型中国姓氏历经周朝八百年的重大变化发展,逐渐定型下来。秦汉以后的姓氏,与现代相差无几了。为什么中国姓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最后在周朝定型下来呢?因为周朝是中国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关卡,迈入周朝之后,中国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岂但是姓氏,周朝确立的种种文化制度,是中国文明的重要根基,后代能更改掉的很少。姓氏在周朝的变化,有两大点:一是氏的大规模创生;二是以氏为姓,姓氏合一。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氏族原来是姓族的分支,立氏数代之后,血脉繁殖鼎盛,同姓之间渐次疏远。大家称谓习惯,慢慢便以氏为姓,姓氏合一。驱使姓氏合一的另一文化背景是,周朝礼制强制规定同姓不婚。若遵循此一规定,周朝建立五百年后,陕西的姬姓后代,尚不能与河北、山东的姬姓后代联姻。实际上经过五百年后,双方的血缘关系已经非常疏远了。再讲究同姓不婚,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礼制不可更改,人们便以氏为姓,相互区别,规避教条规定的不便。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新式大姓的崛起现代中国五大姓氏,分别为王、李、张、刘、陈。这五大姓氏,有的传承脉络很明晰,有的却面目模糊,难以厘清。有些后人虚构杜撰,几乎以假乱真。传承脉络最为清晰的,当属陈氏。陈氏为帝舜后代,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封陈胡公于陈国。帝舜后代,作为陈姓正宗,传承下来,绵延不绝,目前为中华第五大姓。其次是王姓。王姓主要是周王后代立氏为姓而成。史有明文,周灵王太子姬乔,修道成仙,号称王子乔仙。其后代改称王氏。除了王子乔外,还有其他周王后代改称王氏。不过,今日的王氏,可能多数不是姬姓后代。战国诸侯称王,他们的后代也有不少改了王姓。早在战国时期,王姓的来源便非常混杂了。也因如此,王姓成为了中华第一大姓。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第四是李姓。在战国之前,并没有李姓著名人物活动于世。传说李利贞为李姓得姓始祖,老子是其十一世孙,缺乏事实根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但司马迁又不确定李耳、老莱子和史儋,谁是真正的老子。所以,以老子作为李氏始祖,证据也不够牢靠。到了战国之世,方有大名鼎鼎的李悝、李牧、李冰、李信、李斯等活动于世。但作为中华第二大姓,李姓主要由哪个古姓氏衍出,始终是个谜。第五是张姓。传说得姓始祖为张挥,为黄帝之孙,以制作弓箭出名,也是毫无依据的虚誉。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张姓名人,是《诗经·六月》记载的周宣王时代的“张仲孝友”。到了春秋末期,晋国出现一个谋臣,叫张孟谈。春秋之后,名人滋多,如张仪、张良、张耳、张苍等。目前张姓为中华第三大姓。
推荐阅读
- 最初一次民族大迁移土尔扈特东归是“阴谋”
- 科普:中国“姓氏”分布图,快来看看你的“根”在哪!
- 元末刘福通等起义经过与最初起义之地考实(下)
- 读《刘氏族谱》,谈中国的姓氏及宗族认同和家风、家学的传承
- 免贵姓某其中有两个姓氏不可加免贵两个字,原因是什么
- 为什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很多人出身贵族!
- 凤鸟的最初是什么?
- 丝绸之路意义非凡,让中国成为世界中心,却不知最初目的是这样
- 这四对姓氏不能通婚,你听说过吗看看有没有你的姓
- 这个姓氏让很多女性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