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克|纪念菲利普·迪克:同时吃下红蓝药丸的人

就在近日 , 一款火遍全网的电子游戏让“赛博朋克”(Cyberpunk)一词再度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 许多媒体也都写作相关文章 , 对“赛博朋克”进行了一番词汇考古 。 作为一种描绘“高科技、低生活”未来世界图景的批判性风格 , 在赛博朋克诞生的过程中 , 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不过 ,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中键入“赛博朋克”一词 , 可以找到一个名为“Cyberpunk Matrix”的科普网站 。 该网站的一篇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如果威廉·吉布森是赛博朋克之父 , 那么菲利普·迪克则是赛博朋克的祖父 。 ”
1928年的今天 , “赛博朋克的祖父”来到世间 。 12月16日 , 是菲利普·迪克的诞辰 。

朋克|纪念菲利普·迪克:同时吃下红蓝药丸的人
文章图片
游戏《赛博朋克2077》
“赛博朋克的祖父”这个评价是否准确 , 自然待人评说 , 见仁见智 。 不过 , 迪克在科幻小说史上的崇高地位 , 应该少有人能够质疑 。 他一生写作了大量的作品 , 其中 , 长篇小说《高堡奇人》于1963年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 , 《流吧!我的眼泪》夺得1975年约翰·坎伯纪念奖最佳科幻小说奖 , 另一部长篇《尤比克》更是位列2005年《时代周刊》评选的百大英语最佳小说 。 1982年 ,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幻文学奖项开始颁发 。
他的作品也常常成为电影改编的重点对象 , 其中最著名的即是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银翼杀手》 , 迪克生前曾经全程跟进过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 , 据说 , 这部改编自迪克名作《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影史经典因其与原著的契合度 , 曾经令迪克欣喜不已 。 而如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少数派报告》、吴宇森执导的《记忆裂痕》等 , 剧情设定都直接来自于迪克创作的作品 。
不过 , 迪克的暴得大名却是在他去世以后 。 上帝似乎同时给予了这位天才作家天使的祝福和魔鬼的诅咒 , 让迪克的一生伴随着无数奇崛的灵感 , 也遍布着贫穷、孤独与病痛的荆棘 。 家人的记忆对他来说绝非温暖 , 92年前 , 和他同时降生的双胞胎妹妹简不久就去世 , 这份创伤令他记忆深刻 , “双胞胎幽灵”的母题开始在他日后的作品中不断重复 。 他有五段婚姻 , 育有两女一子 , 但他的婚姻全都以破裂告终 。 同时 , 由于科幻作品当时并不被当作主流文学 , 他虽然创作力惊人 , 也产出过许多颇受好评的作品 , 却始终获得不了相应的名声 , 因此经济上常常陷入拮据 。
或许由于天生敏感的性格 , 或许由于持续吸食毒品 , 抑或是因为坎坷的生活经历 , 迪克始终处在一种焦虑的精神状态中 。 他会在离开家后多次折返回来 , 确认门是否已经关上 , 会臆测KGB(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或FBI(美国联邦调查局)要密谋对他不利 。 他还曾不安地向身边的人讲述自己与逝者的鬼魂对话 , 并记录下自己每一次的这种精神上的神秘经历 。 这份怪诞的笔记多达200万字 , 两位研究者乔纳森·莱瑟姆(Jonathan Lethem)和帕梅拉·杰克逊(Pamela Jackson)在2011年版《菲利普·迪克的释经》(The Exegesis of Philip K Dick)的引言中写道 , 迪克的这份笔记“提供了很多显示出双相情感障碍 , 苯丙胺滥用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的迹象” 。

朋克|纪念菲利普·迪克:同时吃下红蓝药丸的人
文章图片
菲利普·迪克
也许疯狂与灵感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 这种频繁游走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的经历 , 同样塑造了迪克小说中最重要的母题——“何谓真实” 。 无数观众曾经为《银翼杀手》结尾处人造人罗伊·巴蒂的那段独白动容:“我曾见过你们人类难以置信的东西 。 战舰在猎户座的尖端之外燃烧 。 所有这些时刻都将消逝在时间里 , 就像雨中的泪水” 。 当猎杀人造人的银翼杀手戴克被推下屋顶 , 罗伊选择自然而然地伸出救命之手 , 并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 。 在那一刻 , 人类社会通行的弱肉强食法则被一种对死敌的怜悯超越 。 人类与戴克一同在冷雨中伫立 , 在面前闪烁的霓虹灯火中看见自己的渺小 。 何为真人 , 何为人造人 , 人是否比机器人更有人性?在那一刻 , 每一个人都在拷问自己心中基于人类中心主义的一切价值体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