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王|元末时落发为僧的彭莹玉不断推动反元起义却并未称王,最终就义

在一些武侠小说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物:彭莹玉。这个人一般都是作为一个领袖人物出现,历史上真实的彭莹玉是什么人呢?
在历史上彭莹玉的名头不小,是红巾军南派开山鼻祖。他10岁左右在慈化禅寺(江西宜春袁州)出家为僧。元朝末年,民不聊生,普通百姓饭都吃不上,思想都依托寺庙里的佛祖了。民间开始流行白莲教,彭莹玉加入其中,并且很快成为了白莲教的地区头头,他广收弟子,秘密策划反元起义。
至元四年(1338年)的正月,袁州很多老百姓吃饭都成了问题,他让自己的大弟子周子旺看能聚集起多少民众,结果5000多教众响应,于是准备在袁州组织起义。彭莹玉是比较有思想的人,他打算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信奉未来佛弥勒即将到来,拯救苍生。起义人的后背衣服上都印了“佛”字,据说这样可以刀枪不入。周子旺被推为周王,以彭莹玉为国师,不过起义很快被镇压,周子旺被杀,彭莹玉逃跑到了淮西。
跑到淮西的彭莹玉对组织教徒起义的准备是有章可循的,他将教徒中出众的弟子选拔出来,并用“普”字为辈分,重新起名,为以后起义做准备。比较著名的弟子有:况普天、杨普雄、丁普郎、项普略、欧普祥、陈普文、赵普胜、邹普胜等,其中一些人成为将来起义军的领导人物,如赵普胜、邹普胜是徐寿辉手下的四大金刚中的两位。
 称王|元末时落发为僧的彭莹玉不断推动反元起义却并未称王,最终就义
文章插图
赵普胜
至正十一年(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领导北方白莲教教众起义,一时间各地呼应。彭莹玉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起义节点,同自己的弟子邹普胜等,拥立了徐寿辉为帝。徐寿辉是早就加入了白莲教,在教众的威信比较高,因此被立为领导者。
彭莹玉政教合一国家的构想始终没有变,他想做宗教领导人物,而不是皇帝。起义军都头戴红巾,信奉弥勒佛,有别于其他起义军。
至正十二年(1352年)他和自己弟子一起横扫安徽、江西等地的一些州县,将元朝江西行省的省长杀了。徐寿辉这时拜彭莹玉为军师,和弟子沿江东征杭州,7月10日攻占了杭州城。元朝统治者枪打出头鸟,紧紧盯着彭莹玉的部队,想把这支出头鸟干掉。
 称王|元末时落发为僧的彭莹玉不断推动反元起义却并未称王,最终就义
文章插图
红巾起义
至正十三年(1353年),欧普祥部队围攻彭莹玉江西老家袁州,久攻不下。彭莹玉知道后,率领况普天前往营救,行军途中打下了瑞州,结果进入了元军的圈套,刚一进城就被元军包围,寡不敌众,全城百姓被屠杀,这次彭莹玉没有脱身,就义在瑞州。
彭莹玉一直做和尚,没有做皇帝的打算,他的真实目标是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或者他想建立一个佛国也尚未可知,想法比较特别。在他起义传教的过程中,时时刻刻传播一种大同思想,徐寿辉天完政权的口号是“摧富益贫”,得到广大百姓的欢迎,这里也有彭莹玉思想的影子,同时起义军信奉弥勒教。不难看出彭莹玉的雄心壮志。
称王|元末时落发为僧的彭莹玉不断推动反元起义却并未称王,最终就义】彭莹玉在当时的民间称其为“彭祖师”,等同于神仙般的存在,在淮河以南地区的民间影响非常广,关于他的传说也比较多,瑞州屠城后彭莹玉消失在历史中,老百姓更愿意相信他羽化飞升了,而不相信他死了。


    推荐阅读